第9章:拉脱维亚共和国-《史册》


    第(3/3)页

    (2)“莱依玛”巧克力厂(Laima):拉最大的巧克力糖果生产企业,1924年建厂,年销售额3500多万美元。主要产品有:巧克力糖、巧克力糕点、奶糖、水果糖等。产品出口美国、德国、以色列、瑞典、瑞士、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国家和地区。

    (3)“格林戴克斯”制药有限公司(Grindex):波罗的海三国制药行业的龙头企业,经营范围包括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生产多种药品,包括几种专利产品,其产品销售到50多个国家。在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俄罗斯有子公司,在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4)拉脱维亚黑药酒公司(Latvijas balzams),成立于1900年,现属于琥珀饮料控股集团,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酒精饮料生产商,旗下130 多种品牌产品出口至全球170多个市场,名牌产品为里加黑药酒(Riga Black Balsam),由多种传统草药加入纯伏特加制作而成。

    (5)富友联合食品公司(Food Union),是一家全球化的乳制品和冰淇淋制造商,总部设在里加,在拉脱维亚拥有里加牛奶厂、瓦尔米耶拉牛奶厂、里加乳业公司,还在爱沙尼亚、立陶宛、丹麦、挪威、罗马尼亚、 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建厂经营,产品出口至全球25个市场。该公司于2018年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建成日处理740余吨鲜奶、年生产能力近20万吨的乳制品加工基地,生产产品涵盖酸奶及新鲜奶酪。

    (6)里加油漆涂料厂(Riga Varnish and Paint Factory)是波罗的海最大的矿物漆和涂料生产工厂,成立于1898年,现为一家私营企业。该工厂生产的矿物漆以其环保、色正、抗菌等优良特性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现已被应用于北京大兴新机场10万平方米的核心区域,并将应用于哈尔滨市老城区改造及新城区建设。

    文化艺术:

    语言

    拉脱维亚语是拉脱维亚的官方语言,且为欧盟官方语言之一,与立陶宛语同属印欧语系波罗的语族,但彼此无法互通。拉脱维亚东部拉特加尔地区的居民通用拉特加莱语。关于拉特加莱语是独立语言还是拉脱维亚语的方言,现在仍然有争议。立窝尼亚人作为拉脱维亚的原住民族,则使用乌拉尔语系的立窝尼亚语,现今,拉特加莱语以及立窝尼亚语均得到了拉脱维亚法律的保护,在语言复兴者的努力下,使用立窝尼亚语的人口开始有小规模的增加。在冷战期间因为苏联的教育政策以及俄裔人口迁入拉脱维亚,拉脱维亚部分人口也通晓俄语。但是在拉脱维亚脱离苏联独立后,拉脱维亚语被确立为拉脱维亚唯一的官方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拉脱维亚语的比例在该国的多个地区均有上升趋势,而俄语则在非公民国籍政策下被视为外来移民所使用的语言而逐渐被边缘化。

    宗教

    拉脱维亚居民主要信奉罗马天主教、基督教路德宗、俄罗斯东正教、旧教、浸礼教,根据2006年统计,拉脱维亚多数人信奉宗教,但是只有7%经常性参加教会活动。天主教50万人,路德宗新教45万人,东正教35万人。

    饮食

    拉脱维亚美食通常由农产品组成,大部分主要菜肴都以肉类为特色。由于拉脱维亚位于波罗的海沿岸,所以鱼也经常被食用。拉脱维亚美食也受到邻国的影响,如俄罗斯、立陶宛等国。拉脱维亚食谱中的常见的食材在当地可以找到,例如马铃薯、小麦、大麦、白菜、洋葱、鸡蛋和猪肉。拉脱维亚食物通常脂肪含量很高,并且很少使用香料。

    豌豆和火腿通常被视为拉脱维亚人的主食。拉脱维亚人也食用酸模汤(英语:Sorrel soup)。“Rupjmaize”一种是用黑麦制成的黑面包,也是该国的主食之一。

    拉脱维亚人也有饮用啤酒的传统,啤酒是拉脱维亚消耗最多的酒精饮料。首都里加自2011年起开始在五月末举行一年一度的“拉脱维亚啤酒节”,啤酒节聚集了来自国内外的啤酒爱好者和拉脱维亚和世界各地的数十家啤酒厂,吸引了许多游客。里加黑香脂(拉脱维亚语:Rīgas Melnais balzams)是拉脱维亚的一种传统酒类饮料,即里加黑药酒(Riga Black Balsam)最晚出现于1752年。

    节日

    军事体制

    1991年8月23日开始组建军队,11月成立国防部。国防力量由陆、海、空军和国民卫队组成。2006年前实行义务兵役,2007年1月开始实行军队职业化。根据本人意愿,军队与士兵签署3—15年的服役合同。军队实力计划维持在5100人左右。在组建军队过程中,特别是2004年4月拉加入北约后,美、英、德、法及北欧国家为拉提供了培训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协助。迄今,拉已同40多个国家的军队建立联系,同近30个国家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从1996年4月起,拉军开始参加国际维和行动。拉2022年国防预算为7.5835亿欧元,占GDP总量的2.2%。拉政府将在未来三年内逐步提高国防预算至GDP总量的2.5%。

    当地时间2022年7月5日,拉脱维亚国防部长帕布里克斯说,鉴于俄乌冲突期间拉脱维亚与邻国俄罗斯紧张关系不断加剧,该国将恢复义务兵役制。

    交通运输:

    公路

    拉脱维亚铺面公路总长70645公里,其中国家公路20061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28.39%。从拉脱维亚乘国际巴士可前往莫斯科、圣彼得堡、华沙、明斯克、塔林、维尔纽斯等地。货运市场有德铁信可(DB Schenker)、中外运敦豪(DHL)、得斯威国际货运(DSV Transport)德普拉快运(DPD)等国际公司。2020年,拉脱维亚公路货运量7507万吨,同比增长2.6%。

    拉脱维亚国家公路公司(Latvijas Valsts Celi)成立于2004年,属于拉脱维亚国家,管理拉境内国家公路,负责融资、道路管理、组织公开招标、监管建设项目等。2020年,拉脱维亚对公路投入约3.07亿欧元,其中养护费用6510万欧元。

    水运

    拉脱维亚内河航线全长350公里。共有10个港口。3大港口为里加、文茨皮尔斯和利耶帕亚,均为全年不冻港。2020年,拉脱维亚港口货物量4490万吨,同比下降28%。其中,里加港货运量2370万吨,同比下降27.7%,文茨皮尔斯港货运量1290万吨,同比下降36.9%,利耶帕亚港货运量660万吨,同比下降10%。

    铁路

    全国公用铁路总长1860公里,与独联体国家使用相同铁路轨距(1520毫米),其中电气化铁路251公里。目前,拉脱维亚尚无高速铁路。拉脱维亚共有火车站152个(包括75个货运站,其中Skirotava和道加瓦皮尔斯为两个主要的货物中转枢纽站)。自里加乘国际列车可达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乌克兰基辅和敖德萨,并可经立陶宛和波兰到德国柏林等地。国内线路连通各主要城市。目前,定期出入里加的集装箱列车主要有:里加快车(Riga Express,里加-莫斯科)、波罗的海运输(Baltika-Transit,里加-哈萨克斯坦-中亚,目的地有阿拉木图、阿什哈巴德、比什凯克、杜尚别、塔什干、赫拉特)、野牛(ZUBR,里加-明斯克-基辅-敖德萨-伊利乔夫斯克)、欧亚1(EURASIA1,里加-波洛茨克-阿克托贝-中亚)。2020年,拉脱维亚全国铁路货运量2400万吨,同比下降42.3%。其中,国际货运量为2190万吨,同比下降45%;国内货运量为210万吨,同比增长21.1%。

    2016年11月,第一列中欧班列(义乌—里加)抵达里加。2017年5月,从里加始发、经哈萨克斯坦到中国喀什的首趟铁路货运班列开行。2017年10月,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里加—鹿特丹)抵达里加,开辟了中欧班列“东联西出”铁海联运新通道。2018年,武汉-里加、西安-里加中欧班列抵达里加。

    空运

    拉脱维亚现有里加、文茨皮尔斯、利耶帕亚3个国际机场。里加机场是波罗的海三国最大的机场,属于拉脱维亚国营机场,20家航空公司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提供100和70余条航线,包括波罗的海航空(airBaltic)、俄罗斯航空、白俄罗斯航空、挪威航空、波兰航空、土耳其航空、芬兰航空等。在里加机场办理货运的航空公司有RAF-Avia、AG Handling、ProfiLogistiks、UPS、DHL、Tn t货运等。根据拉脱维亚中央统计局数据,2020年,拉脱维亚里加国际机场共承运乘客201万人次,同比下降74.2%,货运量2.32万吨,同比下降14.8%。中国与拉脱维亚没有直航,可以在赫尔辛基、维也纳、莫斯科、法兰克福、华沙、柏林、斯德哥尔摩、伊斯坦布尔等城市转机。2016年9月,中国民航局与拉脱维亚交通部签署了《关于航权安排的谅解备忘录》。

    输油管道

    拉脱维亚输油管道总长766公里,其中原油输送管道437公里,石油产品输送管道329公里。天然气输送管道1242公里。

    社会福利:

    民生

    【人民生活】  2022年,拉人均税前工资1373欧元/月,同比增长7.5%。2023年,拉最低月工资标准为620欧元。拉脱维亚医疗条件较好,截至2020年,拉脱维亚全国共有60所医院、10045张病床、6941名职业医师、1305名医学领域专家、7957名高级护士。医院实行医药分开制度,药品供应正常,价格合理,药品销售监管严格。拉脱维亚实行强制医疗保险。根据拉中央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拉脱维亚平均预期寿命为:男性69.4岁,女性79.3岁,总预期寿命为75.2岁

    2001年,拉脱维亚居民平均工资255美元/月,最低工资95.5美元/月,平均退休金95美元/月, 最低退休金51美元/月。消费品综合物价水平比2000年提高2.5%。每千人拥有小汽车235辆、电话250部、手机265部。每千户有电视机1030台、音响240台(套)、电脑50台。城市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

    医疗

    截至2002年,拉脱维亚全国共有142所医院,1416个诊所,医生8134名,病床20655张。每万人有医生35名、病床88张。人口自然增长率-0.5%,人均寿命70.45岁, 男性平均寿命64.9岁,女性76.0岁。

    教育

    【教 育】 拉脱维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允许私人办学校。大学实行公费和自费两种制度。全国90%以上的儿童就读国立学校。拉现有职业学校55所,高等教育机构和学院53所。主要高等院校有:拉脱维亚大学、里加工业大学、拉脱维亚农业大学、波罗的海俄罗斯学院、拉脱维亚医学院、拉脱维亚海洋学院、拉脱维亚音乐学院、拉脱维亚艺术学院等。创办于1919年的拉脱维亚大学是拉建校最早的大学,现有14个院系,2008/2009学年度在校学生2.3万人,教学科研人员993人。

    媒体

    【新闻出版】拉报纸和杂志主要用拉文和俄文发行。拉文报纸主要有:《拉脱维亚报》《日报》《独立报》《经济日报》《里加晚报》等。俄文报纸主要有:《今日新闻报》《电讯报》(周报)。英文报纸有《波罗的海时报》(周报)。

    主要通讯社有拉脱维亚通讯社(LETA)和波罗的海新闻社(BNS)。拉通社成立于1920年,原为国家通讯社,1997年实行私有化,主要提供波罗的海三国新闻,用拉、俄、英三种文字发稿。波罗的海通讯社1990年成立于爱沙尼亚,于1992年在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成立子公司,主要提供北欧和环波海地区国家新闻,用拉脱维亚文、立陶宛文、爱沙尼亚文、俄文和英文5种文字发稿。拉有20多名驻外记者,主要在俄罗斯、立陶宛、爱沙尼亚、美国、比利时等国进行采访报道。在拉现有100多名外国常驻记者,其中50余名来自俄罗斯各大报纸、通讯社和电视台,其他来自中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波兰、芬兰、丹麦、德国、加拿大等国。路透社、德通社和新华社在拉设有记者站。有50家全国和地方广播电台,分别用拉语和俄语广播。拉国家广播电台为公共电台,成立于1925年。

    全国和地方电视台有58家。拉脱维亚国家电视台(LTV)是拉最大的公共电视台,成立于1954年。商业电视台主要有:拉脱维亚独立电视台(LNT)、电视三台(TV3)和电视五台(TV5)。另有59家有线电视台,Baltcom TV和Telia Multicom用户最多,可收看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波兰等国的电视节目。

    体育

    2017年5月19日,国际冰球联合会当天以55票赞成,52票反对,通过了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和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共同主办2021年世界冰球锦标赛的决定。两城是在击败芬兰坦佩雷市和赫尔辛基市后获得这一赛事主办权的。锦标赛预计在2021年5月7日至23日举办。

    外交:

    国策

    【对外关系】恢复独立后,拉将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外交优先方向。2004年4月2日,拉正式加入北约;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12月30日,拉宣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拉特与欧元正式挂钩,汇率浮动不超过1%。2014年1月1日,拉正式启用欧元,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2015年上半年首次担任欧盟轮值zhu席国。在对外关系上,拉全力深化与欧盟、美国的关系。截至2021年,拉与19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拉关系

    1991年9月12日,拉脱维亚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92年1月4日,中国在拉设立大使馆。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中拉贸易总额为12.52亿美元,同比下降2.8%,其中中方出口额10.52亿美元,同比下降3.8%,进口额2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中国是拉第21大出口市场和第7大进口来源地。拉出口商品主要是机械和电子设备、运输工具、金属制品、化工产品、木材及其制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是纺织品、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金属制品等。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拉脱维亚直接投资存量1395万美元,拉对华直接投资存量420万美元。中国对拉脱维亚主要投资领域为通信行业、木材加工、建筑、电气设备、房地产和酒店餐饮。中资企业主要有:施丹兰公司、拉脱维亚华大智造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拉脱维亚子公司、通宇通讯(拉脱维亚)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数十家从事食品工业、银行业、信息技术和高科技、翻译、化妆品、木材加工、物流、房地产、机械和矿产生产的拉脱维亚企业已进入中国市场。

    拉俄关系

    1991年10月4日,拉脱维亚与俄罗斯建交。拉俄历史积怨深重,关系一直紧张。2011年,两国交流合作增多。2月,拉外交部国务秘书杰克马尼斯与俄副外长季托夫在莫斯科举行两国外交部年度政治磋商。3月,拉俄边界勘定委员会通过行动方案,计划2015年前完成勘界程序。4月,拉俄政府间委员会共同zhu席、俄交通部长访拉,与拉方共同zhu席、经济部长讨论拉俄政府间混委会日程。双方同意在2018年前修建一条连接里加和莫斯科的高速公路。6月,拉俄政府间混委会第五次会议在拉召开,主要议题是两国交通、边境事务合作。双方并签署了“现代化伙伴关系”宣言。10月,俄外交部发表声明称,拉对国内俄语人群歧视严重,国际社会应向拉施压,促其尽快解决“非公民”问题。12月,拉外交部声明称俄外交部发表有关历史文件违背事实,与双方共识相悖,不利于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拉总理称俄国家杜马选举显示俄仍缺失民主。拉外交部呼吁俄重视给予民众表达意见和不满并集会抗议的权利。

    2022年4月4日,拉脱维亚宣布降低与俄外交级别,俄罗斯外交部就拉脱维亚降低与俄外交级别一事表示,将很快采取报复性措施。

    当地时间2022年4月5日,拉脱维亚外交部表示,将驱逐13名俄罗斯外交官并关闭2个俄罗斯驻拉脱维亚的领事馆。

    2022年9月13日,俄罗斯旅行社协会称,九个欧盟国家已停止接受俄罗斯人签发旅游签证的文件,其中包括拉脱维亚  。当地时间9月19日起,拉脱维亚停止向俄罗斯公民发放申根签证,并禁止持有申根签证的俄罗斯公民入境。

    拉欧关系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拉脱维亚经济陷入困境。2009年1月,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会议决定从欧盟中期财政援助基金中支出31亿欧元,分3年支付向拉提供紧急财政贷款。同时,拉须采取一系列财政紧缩改革举措。2011年,拉顺利完成三年期欧盟援助贷款项目。拉计划于2014年加入欧元区,将于2015年上半年担任欧盟轮值zhu席国。2011年,拉总统访问立陶宛、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爱沙尼亚等国。总理访问英国、瑞典、丹麦等国。议长访问立陶宛、爱沙尼亚、瑞典、德国等国。

    拉美关系

    1991年9月5日,美国与拉脱维亚建交。拉美关系是拉双边外交重点之一。2011年3月,拉总统扎特列尔斯访问美国,分别会见美国副总统baideng、众议长博纳,并访问密歇根州和底特律市。7月,拉总理托姆布洛夫斯基斯对美进行工作访问,分别会见财长盖特纳及企业界代表。9月,拉总统贝尔津什访美并出席第66届联大。

    波罗的海

    2011年,波罗的海三国继续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在重大外交活动中采取统一行动。1月,波海三国财长在里加举行年度会晤。拉议长对立陶宛、爱沙尼亚进行正式访问,分别与立、爱总统、议长、总理会见会谈,强调加强三国合作的重要性。2月,拉总统对立陶宛进行国事访问,与立总统会谈,强调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双边合作的优先领域。爱沙尼亚总统对拉进行工作访问。4月,波海三国举行2011波罗的海军事演习。爱沙尼亚总理访拉并与拉总理会谈。7月,拉总统贝尔津什就职后首访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就能源、基建项目合作等交换意见。8月,波海三国与北欧五国外长在赫尔辛基举行年度会晤,拉外长强调八国未来应朝着政治团结、资源共享及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9月,爱沙尼亚总统伊尔韦斯连任后首访拉并与拉总统、总理会晤。11月,拉总理托姆布洛夫斯基斯赴塔林参加波海三国总理会议,主要谈及波海三国及欧元区经济发展形势,并就波罗的海高速铁路项目交换意见。拉外长林克维奇斯赴塔林参加第十七届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12月,拉总统赴塔林与爱、立总统会见。各方就国际经济形势、quyuhezuo及地区安全等议题进行了探讨。拉总理与立总理会见,双方并签署了深化拉立双边关系的协议。

    旅游资源:

    景点

    拉脱维亚主要旅游城市和风景区有:里加古城、尤尔马拉海滨 、希古达和采西斯风景区、露天民俗博物馆、隆达列宫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