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和亲风波-《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第(3/3)页

    三人也是相视一笑,静静地站了回去。

    三种选择他们都已经给了李世民,至于怎么选,还是得看他。

    他们只是臣子,可以给皇帝提意见,却不能帮皇帝下结论。

    时下,诸臣见李世民沉默,也纷纷出列表达了自己的站队。

    “陛下,臣赞同赵国公之策,我大唐国力尚且不足,百废俱兴,若刀兵相见,苦的还是贫苦百姓。故,臣恳请陛下,尚公主以还边境安宁!”

    “臣等请陛下,尚公主...”

    “……”

    “陛下!慕容伏允狼心狗肺,天下谁人不知!我唐人何惧马革裹尸,臣愿领军,同慕容狗贼死战!”

    “战!战!战!”

    “……”

    然而,最终结果是,站在长孙无忌一队的人,明显要多于另外两方,甚至比他们两方加起来还要多。

    “请,陛下定夺!”

    “请,陛下定夺!”

    “请,陛下定夺!”

    “……”

    朝堂的决议,已经朝着尚公主这一面倒去,甚至就连李世民都已经在考虑该派遣哪位宗室女。

    半高台上,李承乾默然不语的看着这一幕。

    这种事于他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

    身为太子,未来的皇帝,他首先要考虑的是天下百姓的利益,才会考虑关乎于自家的利益。

    李世民就时常教导他,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对此,李承乾也一直立志成为一个好皇帝。

    然而,有人却不同他一样的想法,面对安静的朝堂,以及沉默等待着李世民决策的众臣。

    李宽抿嘴微微笑着,清脆的鼓掌声响彻了整个大殿。

    “有趣...有趣...本王着实没想到。”

    “我泱泱大唐、千古华夏,竟也有这么多不愿站着说话的人。啧啧,有些人啊,跪久了...”

    “就真的,站不起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