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数据告诉她,赌对了-《七零大杂院,嫁病秧子老公是厂长》


    第(1/3)页

    第二天,盛启晖和其他获奖者获得科技奖的照片,出现在滨江日报以及其他报纸头版头条上。

    电视上也在播放新闻时,播出了这一片段。

    盛启晖以及他身上所穿的那套中式服装,瞬间走红整个滨江市。

    改革开放后,华国服装市场受西方影响,服装款式都趋向于西方的穿衣风格。

    突然出现一款符合中式审美的服装,一下子令大家感到新鲜,同时觉得特别。

    随着报道向全国扩散,这套中式服装也在全国其他城市走红。

    好些人给报社和电视台写信,询问这套衣服在哪里售卖。

    每天报社和电视台都能收到很多相关信件。

    奈何他们也无法回答广大来信者,因为这套服装根本没有卖的。

    但他们把这则信息回馈给了盛启晖,盛启晖又告诉了苏舸。

    见火候差不多,苏舸立刻推出这套服装,以及同系列另外两个款式,统共三个款式。

    并迅速在报纸和电视上打了广告,广告覆盖了全国各大城市。

    广告投放当天,樊雪勤就惊喜地跑到苏舸办公室。

    “厂长,咱们一系列中式男款服装火爆极了,今天才刚豋广告,已经有好些人打电话来询问,要订货,粗略算了一下,保守计算也有一万件。”

    一万件远远超过服装发售之前,她们开会时讨论过的预计销售量。

    苏舸比樊雪勤淡定许多。

    但那也只是表面上,实则内心是极不平静的。

    设计这一系列服装,苏舸是冒着很大风险的。

    毕竟这个年代的审美都跟着国外发达国家走,到了21世纪国家实力逐渐强盛后,才慢慢恢复文化自信。

    自己这么早就把华国古代元素应用在服装上,大家的接受度如何她完全不知道,凭着的是一股赌的心态。

    而数据告诉她,她赌对了。

    这感觉,就跟自己玩骰子押中宝的感觉是一样的。

    舒爽极了。

    苏舸不动声色道:“第一批不要放货太多,这三款服装定价算是高端,物以稀为贵,太好买反而大家会觉得不稀罕。”

    樊雪勤反应慢了一拍,寻思一下才想明白。

    “您是说,让生产那边慢一些,不需要囤库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