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方慧文第二天上班,跟她所在街道工厂的厂长柯荣山说了苏舸想合作的事。 苏舸上过报纸,是滨江市的名人,过去又住在同一个街道,她的名字对柯荣山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 苏舸创造了如舸这个牌子,如今它是滨江的知名品牌,并远销至外省。 柯荣山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同苏舸合作的一天。 而且还是苏舸主动提出来的合作。 正式会面那天,柯荣山动员所有工人,将厂子内外打扫一新,迎接苏舸的到来。 苏舸是自己骑着自行车过来的。 街道工厂还在原来的老地方,就在大杂院附近,过去上班时总能路过。 柯荣山早早就带着厂里几个主要领导等在了大门口。 一见面,柯荣山立刻迎了上来,欢迎苏舸的到来。 两边寒暄一番后,苏舸开门见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柯荣山从方慧文那里已经了解了苏舸的想法,正如方慧文所想那样,苏舸愿意推广厂里的产品,柯荣山求之不得,高兴还来不及。 他主动让出了很多利润,给了苏舸一个极低的价格。 这个价格对厂里来说,卖出一瓶洗发膏利润不过几毛钱。 但柯荣山看中的是苏舸的销售能力,若是海浪牌洗发膏能在外地打开市场,销量绝对节节升高。 销量高了,利润自然就上来了,知名度也同时打开了。 他们厂获得的收益将远远大于让出的这一小部分利润。 两边谈的很是愉快,半天时间就拟定了合同。 签好合同,苏舸主动伸出手来,“柯厂长,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离开街道工厂,苏舸回到团结路的总店,用办公室的座机给元丽莎打了个电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