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广市玩了两天,他们又去了周边几个城市,之后又转去了沪市。 沪市那边的机械设备制造厂,在全国来说都是排得上名号的。 杨安农机厂要办分厂,盛启晖已经做了前期工作,和杨今普一起找到公社领导,希望公社领导帮忙,和县里要一块地,用来建分厂。 公社领导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功,说可以去县里问一下试试,结果一去问,县里领导极为痛快地答应了。 原来最近知青返城潮,县里也回来不少,这些知青没地方安置,县领导为此大伤脑筋。 这会儿真恨不得县里多出几个厂子来,能安置这些返城知青。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杨安农机厂要在县里办分厂,可谓是正中县领导下怀,给他们解决了大难题。 于是建厂的地皮没费什么力气,很快就批下来了。 盛启晖这次去南方,是带着厂里任务来的。 除了考察零配件市场外,还要为分厂采购两条生产线。 生产农机零配件的生产线暂时可以改造成生产万向节的生产线,但从长远考虑,分厂那边盛启晖打算购进技术更先进,也更为精密的生产线。 因此他打算去沪市机械设备制造厂打听一下,是否能买到厂里需要的生产线。 带着杨安农机厂开具的介绍信,盛启晖和苏舸找到沪市机械设备制造厂的厂长,咨询购买生产线的事宜。 “你们是村办工厂的?” 对方看完介绍信,诧异地问道。 “是的,我们厂专门生产农机零配件,现在新增了汽车万向节,所以打算购买两条生产汽车零配件的生产线。” 盛启晖答道。 “村办工厂?生产汽车零配件?” 年过花甲的老厂长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对,这个型号的万向节我们集中攻关了两个月才研发出来,现在已经投入生产。因为生产能力不足,所以想买两条生产线,打听到咱们厂的设备在全国都属于最先进的,就找了过来。” 盛启晖不慌不忙地说。 “两个月?攻关万向节?” 老厂长上上下下打量盛启晖一番,眼底的震惊肉眼可见。 不过他没再多问什么,拿起桌上电话拨了一个电话出去,不久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