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盛启晖同鲁国庆说着话,另一边,鲁国庆大嫂跟二嫂在厨房里包饺子。 一边包,鲁国庆大嫂一边跟二嫂絮叨。 “你说说,小叔子不是胡闹么,一个村办工厂有什么好去的,找对象这工作都拿不出手。要我说还是正正经经找个国营厂子上班。” 鲁国庆二嫂道:“要是国营厂那么好进,咱爸也不会同意他去村办工厂了。行了,咱们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至于小叔子怎么样,有公公婆婆呢,不是咱们该操心的。” “嗨,这不是有人找我打听小叔子么,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他干啥工作的。这么大的人,也该成家立业了。可谁敢给他做媒?” “既然人家打听了,你就把具体情况说一下,愿不愿意就是对方的事了。” “我不管,不想说,丢人!” 苏舸正好从厨房门口走过,碰巧听到里面两个鲁家嫂子的对话。 这两个嫂子听起来很嫌弃鲁国庆的工作。 她们都是国营厂的职工,这会儿国营厂的工人确实是最牛的,好些年轻人抢着进国营厂,政府机关都不乐意去。 不过也就这几年的辉煌了。 到八十年代中期,大批国营厂职工陆续下岗,国营厂将不复往昔的荣光。 鲁国庆大嫂最后那句话音量有些高,外面堂屋里的人也都听到了。 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有鲁国庆大哥脸色变了。 他皱起眉头,狠狠朝厨房的方向瞪了一眼。 吃完饭,盛启晖和苏舸又坐了一会儿,就回家了。 回家路上,苏舸把自己听到的鲁国庆大嫂和二嫂的对话,给盛启晖复述了一遍。 最后道:“你师傅这个小儿子,在家里挺不容易的。两个嫂子都不待见他,嫌他工作丢人。” 盛启晖无所谓地笑了下,“再过几年,还不知道谁嫌谁呢。” 苏舸心头跳了下,“什么意思?” 盛启晖突然没了声,几秒后轻咳一声道:“照国家目前的改革形势来看,国营厂未来将慢慢不再占有优势。不说别的,单说国营厂铁饭碗这一套,工人们干起活来没有积极性,比起村办工厂就不知差了多少。要是有那么一天,两个厂子同时放到市场里去竞争,你说谁更有竞争力?” 苏舸没接话,她这会儿心里是震惊的。 自家老公分析的未来走势,也太准了点吧。 眼下才79年,市场经济才刚刚生出苗头来,计划经济依旧是主体。 盛启晖能在这时候看出国营厂即将走向颓势,这眼光不仅精准,也过于超前了。 “怎么不说话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