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瞭望塔?” “方位97!” “观测塔?” “距离16700码!” “舰底测程舱?” “航速25节!风向西南,风力一级!” 炮术参谋将各项测距值人工输入距离平均仪,求得平均测距值后再将平均距离连同舰体摇晃、风向等数据输入射击盘,经历复杂的运算后求出最终的射击诸元。 射击诸元被反馈至爱尔兰号每一座主炮塔,液压驱动的英寸主炮塔在操作手的驱使下微微修正方位与俯仰角。 “A炮塔准备完毕!” “B炮塔准备完毕!” “P炮塔准备完毕!” “X炮塔准备完毕!” “Y炮塔准备完毕!” 射击指挥台上,一盏盏象征着可以发射的指示灯依次亮了起来,这时,一枚350毫米穿甲弹在距离爱尔兰号左舷25米处爆炸。 爆炸裹挟起的水柱微微摇晃战列舰舰身,炮弹破片爬上爱尔兰号由单薄的造船钢构成的上层建筑,发出凄厉的摩擦声。 “16时40分,吕佐夫对爱尔兰,第三轮炮击,一枚左舷近失弹!” 火控塔内回荡着观测塔罗宾逊上士气急败坏的声音,于是爱尔兰号的炮击动作因为这枚近失弹小小的停顿了一下。炮长和炮手们仔细检查炮塔服役状态后将完好无损的消息反馈至火控塔,枪炮长按下射击按钮。 回荡在炮塔内的电铃声就好像战斗号角,伴着炮长的嘶吼声,第一枚英寸被帽穿甲弹出膛。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