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风波起二-《朱明》


    第(2/3)页

    王承恩暗自替钱谦益默哀。皇上金口一开,一个“逼”字,给钱谦益这场官司定了性。钱谦益牢狱之灾可免,破财之运怕是上头了。

    ………………

    钱谦益的案子尚未完结,朱顺明还在南直隶掀起波涛,京城的温体仁开始对此次风波的最终目标——复社的创始人张溥开炮。

    张溥同钱谦益一样,同样出自苏州府。张家在苏州府太仓州的势力比之钱家在常熟的势力更大。

    可惜张溥是妾生,而且张府龌蹉不断,张溥一支的财富在他父亲手中就被其余张家人给夺走,因此张溥的童年和青年都比较穷困落魄。出身和童年的不幸也造成他性格中偏激桀骜掌控欲强烈的一面。

    张溥崇祯四年考取进士,后授庶吉士,入翰林当了修撰。到崇祯七年应该升职调动了。

    张溥看不起座师周延儒,更看不上现今的首辅温体仁,数次在半公开场合笑骂两人“尸位素餐”。他想着一旦自己入了内阁高居朝堂,定要一扫朝堂魑魅魍魉,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按惯例,三年一次的升职调动就在眼前。可张溥却被人弹劾了。

    弹劾的理由有些牵强。

    同为太仓人的陆文声弹劾张溥的罪状有三。

    一是张溥的名字。张溥字天如。这个名字初看没什么忌讳,但官字两张口,左右都有理。

    天如,像天一样。喻上遒弹劾张溥自比老天,比身为“天子”的皇帝还要高一辈,是指着皇帝老子的鼻子骂“我是你老子”。

    二是弹劾张溥去年召开主办的“虎丘大会”。数千学子齐聚虎丘,名为讲学,实为结私营党,意图操控朝政。

    三是弹劾复社乱行惹怒老天,使得苏湖二府蝗灾横行,原本为天下粮仓的苏湖二府竟然大闹饥荒。“妖孽横行,致使天将大乱”。

    温体仁将弹劾奏章拿给张溥看,示意他赶紧上疏为自己辩解。要是能找到更多的同僚与他一同上疏,自然说服皇上的机会就更大一些。

    张溥深以为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