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个省的一把手聚在一起,这个最起码都是省电视台的头条新闻,而在第二天的中央台,这个新闻竟然被剪辑登上了新闻联播! 有点像是一朝闻名天下知!杨果和新维度远程支教都有幸在新闻联播上‘露’了一下脸,然后马上就迎来了国内媒体的追捧报道。 粤省就不用说了,一些政fu的喉舌对杨果的报道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头版头条。等杨果回到羊城,人民日报的记者竟然已经候在了学校的校长办公室里,就想等着给他来一个专访。 虽然不是头条,但是新的一期人民日报竟然用了一整个版面来报道杨果和他身后的新维度远程支教! 人民日报的记者很煽情,他引用了杨果写的那本《渴望黎明》里的话:“因为要赶着去参加翻译研讨会,我必须下山。可是,在重城开会的那一周里,我每每一闭眼,就仿佛看到了孩子们黝黑的面孔和明亮的眼睛,那是世间最天真、最好奇、最真诚的眼神,也是最懵懂、最无知、最空虚的眼神。” (注:这段话,后半截摘自于前段时间一篇关于大凉山上彝族孩子们的教育状况的报道,这样的纯真和贫乏是虚构,也更是存在着的现实。) 同样,人民日报配上了一张包含着渴望的大眼睛苗族‘女’孩的眼睛。 “因为这份牵挂,杨果回到了山上,结合实际地去思考山区教育的出路。” “他要用现代科学的信息技术,来打破长久以来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成了我们连接世界的关键,而在杨果的手里,它们成了贫困山区孩子们看到山外面的世界的关键,成了他们获得知识、走向世界的桥梁!” “你们可以看不到杨果和他的同行者的努力、汗水和付出,但你们应该看到,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汗水和付出,仅仅一年,栗东县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身上发生的惊人变化!而这个变化,也将会发生在整个栗阳市贫困山区孩子们的身上!” 剩下的,报道就跟杨果没太大关系了,剩下的版面都是在分析远程支教这个新形势的教育模式的可行‘性’。毕竟是以宏观视角闻名的人民日报嘛! 倒是一直对杨果的报道都比较用心的腾训新闻,不仅派了人找杨果采访,还派人到栗东实地考察,拍摄最真实的照片来做成图文新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