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进攻马绍尔群岛靠的是偷袭,用两支特混舰队摧毁美国航空兵的基础设施,夺取制空权,随后夺取制海权,为陆战队登陆夸贾林环礁与马朱罗环礁奠定基础。偷袭只能成功一次,而不可能用偷袭的办法进攻塔拉瓦岛。在马绍尔群岛失守之后。美军已经清楚了唐军的意图。迅速的加强了塔拉瓦岛的防御力量。到唐军进攻之前,美军部署在塔拉瓦岛上的守军已经达到了12000人,另外部署在这边的战机达到了280架。其中有至少170架战术轰炸机,另外还有数十架远程巡逻机。 塔拉瓦岛距离马朱罗环礁大概350海里,几乎在海航战术轰炸机地极限作战打击半径上。如果用部署在马朱罗环礁地海航战术轰炸机对付塔拉瓦岛上的美军机场的话,不仅效率低,而且损失率肯定很高。另外,当时马朱罗环礁,夸贾林环礁上地机场跑道都不足以支持重型轰炸机,而波纳佩岛距离塔拉瓦岛大概800海里,威克岛距离塔拉瓦岛900海里,重型轰炸机如果从这两座岛屿上起飞的话。只能携带两吨弹药,而且这两座岛上也就最多容纳一百多架重型轰炸机,这些轰炸机还无法得到战斗机的掩护,轰炸塔拉瓦岛的难度非常大。 要进攻塔拉瓦岛,是绝对离不开舰队的。本来计划由两支特混舰队一起轰炸塔拉瓦岛,这样至少可以保证有一支舰队得手。而且进攻的时间计划在九月十六日,可结果,第一特混舰队在九月十四日就返回了西南太平洋战区,无法参加进攻塔拉瓦岛的作战行动了。 当时。在要不要用一支特混舰队去轰炸塔拉瓦岛的问题上,廖汉翔也很犹豫。第二特混舰队也就只有200多架战机,比美军部署在岛上的战机还要少。虽然进攻的一方有主动权,但是美军在岛上部署了几十架侦察机,而且全都动员了起来,第二特混舰队几乎没有任何机会隐蔽接近塔拉瓦岛,只能强攻。也就是说,要用劣势兵力去夺取制空权。另外,第二特混舰队还不能有任何损失,不然就无法继续保持制空权,也就无法掩护陆战队登陆。 到了十七日地时候,廖汉翔做出了决定,就算只有第二特混舰队,就算必须要强攻,也要打下塔拉瓦岛,然后扫荡吉尔伯特群岛,完成这次的进攻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掩护西南太平洋战区的侧翼,也许第二特混舰队会有所损失,但这个代价是值得的,这对今后的战局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战计划是提前制订好的,在廖汉翔做出了决定之后,命令立即下达了下去,第二特混舰队在十八日夜机动到位,并且在十九日清晨轰炸塔拉瓦岛,尽量夺取塔拉瓦岛的制空权,把美国航空兵摧毁在地面上。 这个计划很冒险,但也有成功的可能性,唯一地错误就是耽搁的几天时间。如果按照计划,在十六日发动进攻的话,那时候塔拉瓦岛上的美军战机只有200架左右,更关键的是,美军部署在岛上的夜间侦察机仅仅只有几架而已。到十九日地时候,美军已经向塔拉瓦岛紧急增援了一批战机。其中包括了二十多架配备有水面搜索雷达的“卡特琳娜”式远程巡逻机,而这些巡逻机都可以执行夜间侦察任务。 “卡特琳娜”式远程巡逻机使用最广泛的地方是在大西洋,而不是太平洋。在大西洋战场上,这种作战半径达到了700海里的远程巡逻机是对付德国潜艇的有力武器。在美国参战之后,数百架“卡特琳娜”投入到了大西洋的反潜作战行动中。这些巡逻机的到来,迫使德国潜艇在白天尽量多的呆在海面下,只能在夜间浮上来换气,为电池充电等。这极大地限制了德国潜艇的作战使用。 美军很快发现了德国潜艇的新战术,因此在24年初,就开始为“卡特琳娜”安装海面搜索雷达,这样就可以在夜间发现浮在海面上的德国潜艇(初期型号的机载雷达性能并不很好,对海面上的战舰探测距离非常有限,而后期改进型的雷达可以发现罐头大小的目标,比如潜艇的潜望镜),然后用炸弹,机关炮攻击这些潜艇,就算无法将其击沉。也能使其失去下潜的能力。正因为装备了机载雷达。这些远程巡逻机也可以充当夜间侦察机使用。 正是这批夜间侦察机地到来,第二特混舰队几乎没有机会悄悄接近塔拉瓦岛,并且发动突然袭击。当时。唐帝国地情报部门已经知道美国拥有了夜间侦察机,但并不知道美军在塔拉瓦岛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这些夜间侦察机。十九日夜,在第二特混舰队向塔拉瓦岛靠近的时候,就有三架“卡特琳娜”发现了这支舰队! 等雷少卿认识到舰队已经暴露之后,他做出了进攻的决定,撤退是不行地,因为没有撤退命令,他必须要进攻。如同轰炸夸贾林环礁一样,这次,雷少卿仍然准备先进行一轮夜间轰炸。然后在天亮之后再进行一次轰炸。可问题是,美军已经吃过一次亏了,还会吃第二次亏吗? 在天亮之前,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到达了塔拉瓦机场上空,可机场上的美军轰炸机都已经不在了。在第二特混舰队的轰炸机向岛上的美军机场投掷炸弹的时候,分成三批的,至少150架美军战术轰炸机正在朝着第二特混舰队杀去。虽然雷少卿及时的安排了防空战斗机,而且都集中在了舰队的南面,但是在美军轰炸机到达的时候。只有一个中队地防空战斗机在舰队上空,另外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去参加了轰炸塔拉瓦岛的行动,还没有返回舰队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