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阿史那思摩-《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2/3)页

    “阿郎你看,那些马匹可真不错。”斯嘉丽伸手指着外面,说道:“若是阿郎骑上,肯定威风。”

    徐齐霖看了看,笑道:“这定是李思摩献给陛下的,想要讨取,恐是不易。”

    斯嘉丽说道:“试试呗,阿郎甚得陛下青睐,要匹好马也不为过吧?”

    徐齐霖看着队伍中那几匹雄壮好马,不免也是垂涎。要不去试试,“比亚迪”换成“奔驰”,倍有面儿哈!

    嗯,这个李思摩要被李二陛下派去当看门狗,肯定心中一百个不愿意。十数万部众迁徙,李二陛下又要拿出不少钱粮,自己的赚钱道和李思摩倒也能扯上关系。

    琢磨来琢磨去,徐齐霖觉得为了“奔驰”值得去试试。张嘴三分利,不给也够本儿。再说,自己又不是白要,这赚钱的路子献给李二,换匹马都是吃大亏了。

    嗯,且等到下午,李二陛下见过李思摩后,再去觐见。

    徐齐霖思虑已定,收回目光,慢慢地吃喝着,脑中不停,还在完善赚钱之道。

    …………….

    所谓衣食住行,正是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在这上面赚钱,把握最大,机会最多。

    而衣排在首位,并不是说压过了“民以食为天”,但重要性却是勿庸置疑。

    在古代,特别是冬季,防寒衣物和御寒措施都不完备,老百姓冻死冻伤是常有的事情。

    要知道,唐朝开始种棉花,宋代才开始织布,才有了棉袄。

    而在唐朝的冬季,有钱人穿皮草,中等人家穿丝绵制作的袍袄,普通老百姓就只好少出门,或者用纸衣御寒。

    因此,大部分老百姓在冬天都过得很苦。有诗形容: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即便是在长安,冬天也照样是“路有冻死骨”。

    等打完高昌,自可以获得棉花种子,以及会种棉花的棉农。但要在中原种植,并织布絮衣,做出小棉袄,三五年的产量,也难以普及大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