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后来,武国和醇国先后挑了事端,如此大好机会,本可以吞并醇国与武国,可四纳国的皇帝却放弃了。 张大人有些着急了,这么多年,自己所信任所坚定的事,极有可能是一场骗局,极有可能是一场别人精心设计的戏码,而代价却是他的父母,或许还有她那个已经过门的新娘。 张大人好几夜都未眠。他去了之前听到说书先生讲书的那个茶馆,他特意留下来等着说书先生。 因为张大人想要问问说书先生,为什么会那么写。当然了张大人在这话前,就已经将准备好的一锭银子放在了桌上。 说书的先生自然也明白什么意思,收起了银子,慢慢告诉了张大人。 听完之后,张大人还是没有开朗,反倒是越发觉得心乱如麻。 之后又是几宿未眠。 张大人也终于鼓起了勇气,找了一个事由单独面见皇上。张大人这个时候面见的应该是先皇。 说完政事之后,先皇见张大人有些憔悴,便关心的问道,“张大人最近颇为憔悴,四纳国能有张大人这样的大臣,实乃百姓之福。” 张大人低着头,恭恭敬敬地回答道,“下官惭愧。” 最终张大人也没有问出口,接下来张大人开始暗中调查和观察。 四纳国倒是也调查越清白,晚国倒是越调查越黑。 晚国不仅唆使醇国,挑起之前的事端,武国挑起的事端似乎也和晚国有关。 张大人心里有恨,他恨晚,却又觉得对不起四纳国。从此以后他下定决心,在四纳国做一个百姓爱戴的好官。 后来张大人一次偶然间偶遇了一名男子,此人和张大人长得颇为相似,张大人便有了一个想法。 他与晚国通信,告诉晚国了自己想法。说是四纳国开始怀疑他的身份,如此下去必定很危险。前些日子遇见一个男子,与张大人长得颇为相似,让他在晚国假扮他。就算真的被查到什么,也有一个人顶替,也能蒙混过去。 而张大人真正的目的,是将那个与自己长得相似的人送回晚国,扮作一个算命的半仙儿,在街上收集信息,悄悄的在晚国开一家糕点铺子叫酥九铺子,以此来收集晚国的消息,以此来暗暗的传递信息。 当然了,在四纳国还要开一家九酥铺子,以此对应,才能实现互通信息。 如此还真是调查了不少信息,张大人也才知道,在四纳国内居然还有一块血丝玉。 血丝玉相互吸引,可这些年在四纳国,张大人似乎没有和哪个官员关系特别好,也没有谁一直在他身边。 但是根据血丝玉相互吸引的特点,张大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另外一块血丝玉就在四州内。如果不在宫外,或许就在宫内。 可是不管是宫里还是宫外,都是不小的数目。 张大人这些年在宫外,通过九酥铺子,也算是做了详细的排查,可是似乎都么有结果。 所以,后来皇后娘娘选秀女的时候,张大人将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张美人,送进了宫中,并将血丝玉交给了张美人。 当年醇国和武国的事,张大人猜测皇上可能已经知道血丝玉的存在。为了以防万一,张大人吩咐张美人,血丝玉一定要藏好,一定不可显露于旁人。 于是,才有了张美人将血丝玉放于房梁上的一幕。 接下来的事便由张美人讲诉了。 张美人的事还得从她母亲说起。 母亲到了出嫁的年龄,媒人也都上门说亲,最后选定了一个书生。 可就在结婚的当天晚上,母亲被人从新房内掳走,昏迷中他听到掳走他的人在讲话。好像在说已经杀了新郎的父母,新娘的父母也一起掳走杀了。接下来他们还要将新娘杀了,如此一来这件事也就算事完结了。 母亲想要逃走,慢慢地试图挣脱绑着的绳子。这些人可是专业的绑匪,岂能如此就让你挣脱了。 可她偏偏还真就趁着黑夜,趁着绑匪都放松警惕的昏昏欲睡的时候,硬是挣脱了绳索,逃走了。 可是,也没有逃走多远,就被发现了。 绑匪们追了上去,把她逼到了悬崖。 她一想横竖都是死,不如让生死掌握在自己手里。 她纵身一跃,跳下了悬崖,下面可是深不见底从未有人去过的悬崖。如此跳下去必定粉身碎骨。 可是,母亲偏偏活了下来。 母亲回忆说,那晚天黑的时候,一个绑匪偷偷进到绑她的屋内,给他松了绑,还告诉他往哪里逃,那里有个悬崖,让他不要害怕,直接跳下去就是了。 绑匪的话,母亲选择了相信,因为横竖都是死,为什么不试一下呢,相信他呢。 果真,绑匪没有骗他,在悬崖的半空,织着一张网,母亲就这样被网接住了。 但是也确实被吓晕了,死亡的冲击,谁人不怕呢!等她醒来的时候,也已经被救下。 而这个救下他的人,便是那个夜里给他松绑的那个绑匪。 母亲问绑匪为什么要救她?绑匪却说受人所托。 母亲接着问,受何人所托? 绑匪却不作声了。 短暂的休息和收拾之后,绑匪带着母亲开始了逃亡。 毕竟新娘这个人是不能在晚国存在的人 逃亡?往哪里走呢? 他们决定往四纳国走,毕竟衙门已经到处张贴了,母亲是四纳国间谍的告示。 即便在那个消息闭塞的年代,也能从口口相传中听到,毕竟这件事在当时还是很轰动。 所以,新娘也认同了绑匪的提议,去四纳国。 就这么一路逃亡,走走停停,2年后他们终于到了四纳国。 他们要去四州,可就在快到四州的时候,绑匪却因为感染了疾病,不治生亡而离开了。 直到离开,绑匪也没有告诉母亲,受何人所托救了母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