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棣并不知道,为何王妃答应求皇后,还是不能把萧逸然救出相府。绝不可能是王妃没有求皇后,朱棣十分了解王妃的为人,既然答应了,就会去做。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皇后没有出手相救的意思,二是相府不买皇后的账。分析了半天,朱棣最终觉得还是第一种可能性比较大。毕竟因为打杀家丁的事情,让相府如今很是不好过,不可能再去得罪皇后。 可是,为什么一向正直豪爽的皇后今次没有出手呢?会不会和父皇有关呢? 事情的真相果真如朱棣的猜测,马皇后之所以没有出手,的确是被朱元璋拦了下来。 当马皇后从义女燕王妃口中得知事情的经过后,也曾耳闻过这位妙龄才女萧逸然的大名,而且四皇子朱棣,五皇子朱橚都曾请她规划过王府。所以,当时就答应了燕王妃,会传一道懿旨,以皇后想见一见当今才女的名义,把萧逸然传进宫来。只是,还没等马皇后动作,刚巧皇上朱元璋来到了坤宁宫,马皇后只当是闲话,就把萧逸然的事情说给朱元璋听。 “皇后,此事暂时不要去管?” “陛下,此是为何?” “皇后有所不知,现在胡惟庸正在密谋造反,虽然还没有准确消息,不过从近来他们几个的言行举止上,朕还是发觉了一些蛛丝马迹。这个时候,先稳住他的好,朝廷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一旦打草惊蛇,逼迫他们提前起事,就不好了。” “陛下,胡惟庸真有这么大的胆子?” “唉,都是朕一直对他信任有加,才导致他有机会结帮营私,私欲膨胀。” “陛下准备何时动手?” “再等等,需要逼迫一下他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沉不住气,站出来告发他,事情就名正言顺了。” “万一,……” 马皇后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担心万一胡惟庸冒险提前动手,岂不会让朝廷措手不及吗? “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些开国功勋都在看着呢,一个不好,给朕戴上残杀功臣的名头,造反的恐怕就不是胡惟庸一人了。” 不得不说,朱元璋是个心机深沉的皇帝。他这番分析,也正是此时胡惟庸看透了的一点,也可以说是朱元璋的软肋。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朱元璋暂时是不会动他的。历代朝廷的变更,无不上演一出残杀功臣的剧目,所以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那帮人,这几年都在暗中观察着,一有风吹草动,真的有可能会逼迫一帮人起来造朝廷的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