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这才看清那团灰影正是程朝阳,他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差点晕厥的女子,并迅速将剑插回腰间。 此时,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我和盈盈忙带着两个孩子赶了了过去。妙龄女子身边已经多了一个丫鬟模样的小姑娘,惊魂未定地扶着女子,两个人正不停地在向程朝阳道谢。 女子看起来与我一般年纪,面容清丽、衣着华美,嘴角下方长了一颗美人痣,看得出是大户人家的娘子。一番寒暄后,女子再次道谢告了辞。 我看时辰不早,便带大家找了个食肆坐下,点了一些可口的食物和清凉的饮料。 闲谈间,盈盈饶有兴致地问程朝阳:“程大哥,我听姐姐说你经常游历四方,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程朝阳放下筷子,娓娓道来:“我从家乡渝州一路北上,沿途经过巴州、梁州、雍州、商城等地。我自以为见多识广,到了京城才发现,原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萌生了将来要到京城求学的想法。” 说起商城,那年随周煦赴商城赈灾的情景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大片的旱地、无数的灾民、布施的大棚、明晃晃的飞镖、纷乱的场面,还有那个身手矫捷、仗义相助的少年…… 我依稀记得,少年说他姓程,渝州涌泉人士,那次也是游历至商城。 我忽地心头一动,极力地回忆起少年的模样。只是时隔数年,成长中的人本身容貌变化就颇大,况且当时只是匆匆数瞥,场面又相当混乱,记忆中少年的模样已模糊不清。 我定定地看着眼前的程朝阳,隐隐觉得,他和少年是有几分相似的,否则地震后我第一眼见他时,为何会觉得似曾相识。 带着疑问,我试探着说:“商城原本是个物阜民丰的好地方,只是前些年连遭大旱,听闻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呢。” 程朝阳微微黯然,道:“确实,几年前我途经商城时,曾亲眼目睹了那里河干土裂、饿殍遍野的惨况。幸亏当时朝廷派了赵王到商城赈灾,情况才有所好转。” 我下意识地伸手抚了抚当年受伤的肩头,不禁面上一热,目光落在他的腰间,浅笑着问:“程兄,你腰间的软剑,是一直随身携带的吗?” 他颔首:“是啊,我年少时尚武好斗,如今虽然改了习性,但仍是保留了随身佩一把软剑的习惯,作防身之用。” 这个时候,我几乎可以肯定,他就是我们在商城赈灾时偶遇的那个侠义少年!是他,在第一时间内击退刺客救下了腹背受敌的周煦,是他,不顾危险为我吸出了飞镖上的巨毒,救我于危难。 这真是“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有一瞬间我有和他相认的冲动,但当时我是女扮男装跟在周煦身边的,这一点我难以解释,只好作罢。 此后,我们一有时间就带虎娃出去,太阳大就躲到河边的树荫下唱歌、钓鱼、做游戏;没有那么晒的时候就到市井街坊去听戏、购物、看杂耍。 虎娃的精神愈来愈好,伤处也恢复得很快,逐渐能地下挪步了。他不能去上私塾,我就请了一个老先生,给他启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