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门。 卫仲道整理了一下思绪,便开口道。 “自打黄巾起义以来,大汉烽烟四起,九州民不聊生。” “诸侯争相割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有人皆言匡扶大汉,却都在为自己谋利。” 诸葛亮似乎听见了什么笑话,他嘴角有些轻蔑的勾了勾。 “难道卫将军不是如此?” 卫仲道却根本不生气,只是眼睛也不眨的编着瞎话。 “不然,卫某自河东起兵,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传承了四百年的大汉。” 诸葛亮也没说啥,只是朝卫仲道伸了伸手,一副“继续你的表演”的样子。 卫仲道笑了笑,接着说道。 “若是按先生所言,卫某是为了自己,卫某短时间内绝对不会领兵南下兖州。” “先生也知道,如今北方的幽州、并州和冀州,都已被卫某收入囊中。” “若卫某欺心反天,大可向西攻破凉州,如此北方卫某将再无敌手。” “到时卫某只需紧守各处关隘,就可舒舒服服的做个土皇帝,进而虎视中原天下。” 他语气一顿,见诸葛亮还在凝神静听,才接着说道。 “可卫某非但没有如此,还引兵直指中原,与实力最强的曹操一争长短。” “为何,就是因天子还在曹操手中,卫某每每思之,皆是切齿拊心,不能自已。” “先生可能不知道,当日那曹阿瞒曾以天子之名,封卫某为并州刺史、车骑将军。” 这事诸葛亮当然不知道,因为这根本就是卫仲道胡编的。 “但卫某果断决绝了,为何,因为曹操是贼,祸乱天下的逆贼。” “卫某虽出身商贾之家,却也懂君臣大义,岂能为区区官职就与逆贼同流合污?” “非但如此,卫某还要彻底将曹贼剿灭,还天下宁定。” “卫某生平所愿,就是将天子从曹贼手中请回,还社稷于宗庙,复我炎汉天下。” 说到这,他有些憧憬的叹了口气。 “到了那时候……” 诸葛亮听的有些入神,下意识问道。 “到那时如何?” 卫仲道的眼睛里,还是充满了憧憬,甚至是渴望。 “到时卫某就可功成身退、马放南山,带着琰儿过几天舒心的日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