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要理解我话术中的逻辑。听好了,我只说一次。” “在这个谈判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逻辑,捧高定位——打压认知——定制方案。” 江晓在纸上写下一行字,然后另起一行。 品牌塑造+共情痛点。 动机逼问+稀缺收割。 “这是基本的逻辑,只要围绕这个核心点,成功是早晚的事情。” 王茹站在旁边,想一个学生有些紧张,文化水平本来就不高的她有些理解不了。 江晓看出了她的问题,刚刚有些严肃的表情变得温和。 “别紧张,咱们慢慢学。我现在给你示范一下!找个咨询的客户给我。” 王茹点点头,从微信中选择了一个客户。 江晓拿过王茹的手机,打开朋友圈,看了一遍可见的十条朋友圈。 这是一个宝妈,27岁,姓林。 随后他拿起电话,拨打了这个林女士的电话,打开公放。示意王茹拿个凳子坐旁边听。 很快电话接通。 江晓的声音显得很热情:“林微女士对嘛?我是新时代女性品牌代理客户经理,听说你有代理的想法。请问你是想做市级代理还是省级代理?” 电话那边传来一个女士声音,有些紧张:“你好,对,我也想先试试市级,可是我从来没有做过生意,朋友圈人也不多,发广告会不会被朋友们嫌弃,甚至拉黑啊?” 江晓沉默了2秒,才开口:“林微小姐,你的这些问题问的很专业,别人还在问怎么发朋友圈,你已经开始思考客户感受了。” 说完,江晓用手指在王茹面前点了点刚刚写下的捧高定位。 随后江晓压低声音继续道:“但是你犯了个99%新人都会错的认知偏差,我们发的不是广告,是社交货币。” “社交货币?”电话那头传来疑惑的声音。 “对,我问您一个问题,我看了一下您最近十条的朋友圈,我想问问你点赞最多的是哪条?” “哦,那条咖啡厅的打卡照。” “和我猜的一样,你知道为什么嘛?因为你在传递生活方式,而我们的产品本质是帮客户制造被羡慕的瞬间。” 江晓又相继点了点打压认知和品牌塑造。 林微出现了犹豫:“可是我朋友圈才300人不到。也没有销售经验……” 江晓又一次严肃了起来:“那你觉得那些满5000好友的微商,靠的是运气嘛?我这边有个数据,年入50万以上的那些代理71%初始好友都不过500。”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