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总之,老百姓要赚点儿钱那是处处难。 “媳妇儿,我回来了。” 须宁透过玻璃看向院子里的男人,黑壮黑壮,长相一般。 奈何这位可是个顶级恋爱脑,媳妇儿让干啥干啥,为了媳妇儿,那是能连爹妈儿子妹妹都能不管不顾的主,妥妥的大笑子一枚。 须宁迎了出去,“喊啥喊,赶紧的洗手吃饭。” “嘿嘿,卖鱼的钱给你。”贺明把腰包里的钱掏出来一分没留全递给了须宁。 须宁数了数,“今儿卖的咋样?” “不太好,我就捞了二十条鱼,回来的时候还剩了五条。” “最大的多重?” “都是差不多二三斤重的,捞到大的我都是直接扔回塘里。” 家里承包的鱼塘每年都会往里放鱼苗,但从没清过塘,养的也不怎么科学,就这么随养随卖,现在的鱼价,鲤鱼五到六块一斤,鲢鱼大的八块左右,得是四五斤的,草鱼七块左右,十五条鱼卖了239元5毛钱。 须宁数完钱收了起来,脸上却没啥喜色。 家里的鱼塘大约十亩,每年的收入减去开支,最多赚个五六万。 哪怕农村开支小,这么点钱一年到头也剩不下啥。 家里倒是地多,六口人,每人一亩半的地,小妹的户口迁走,但地没收回,这就是九亩地了。 加上隔壁的孙家搬到了城里,两家的地也是挨着的。 他家的六亩地自家也租过来了,一年不过六百块钱的租金。 但能挣的也有限,这十五亩地,一年能收入个万八千块钱都是多的,顶多就是家里不用买粮,像玉米大豆小麦花生红豆绿豆这些,家里每年都会种一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