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朱棖一愣。 “议和,北上议和?” 朱棖十分意外的瞅着文书内容,着实没想到。 这议和个毛啊,塞北如今到处跟北元乱战,议和有点搞笑了啊。 朱棖有点迷了。 “春耕之前,脱火赤部必须撤退,殿下恐怕要做好参战的准备了。”朱棖将文书递给李希颜,李希颜说了一句话。 见微知著。 春耕是大明无法耽误的,实行屯田制的大明如果在春耕之前几十万大军跟北元空耗,会极其严重的影响到春耕之事。 在春耕之前,无论如何,也要让至少一半的将士回归卫所,进行春耕。 卫所屯田才是军粮的主要承担者。 很快,朱棖就得到消息,这种事情,没有比问毛骧更便捷的了。 大明此次派出了十二支议和使团,于一月前从应天出发,不仅仅北上议和,而是进行大面积的议和。 云南的元梁王,青海的朵儿思,鞑靼土默特部,西藏的乌斯藏,新疆的吐蕃,北元的脱火赤部,北元朝廷,北元太尉纳哈出,北元大元帅王保保等十二支能威胁大明边境的敌人。 鸿胪寺丞张立明所携议和使团二十七人,便是前往脱火赤部和北元国都和林。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议和。 具体目的毛骧并没有告知,只是说静候佳音。 已经近在咫尺了,朱棖当即迅速的安排。 外交一直以来在华夏历史扮演着极其浓重的角色,也是各朝都非常重视的事情。 无论是迎接外来使团和前往他国外交,都有专门的人来做。 而这个张立明,便是洪武五年第一次和北元议和的人。 北上一年北元四年未犯塞北。 议和派也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 而张立明便是主战派中的外交官,议和只是军事行动的需求,而非以议和来停止军事行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