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兰县的局势随着毛骧的到来变得更加复杂了。 军事对峙的诡谲局面,还要加上毛骧操刀策反张宁。 剿灭匪患的诡谲局面,还要加上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 政事处理的诡谲局面,还要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 事情要一件一件处理。 如果全抓起来的话经验告诉他,会变成一团乱麻。 赏金已发,腰斩十七不明来历的陌生人入境,全境搜捕逃亡七人。 府兵在继续训练。 所以,应该派谁去统计良田,派谁去统计户籍,派谁去处理偷盗案件,派谁去处理乡野矛盾。 这是需要庞大人手的多件事。 田地统计是一件非常科学和经验的事情。 一旦确定田地种类,就要按照对应田地种类来征收赋税。 大明实行税亩正好是反过来的。 以恒定的每亩征税来进行征收赋税,也被称之为折亩。 一等正田每亩三十步征收麦三升七合四勺,米八升四合五勺,下下田每亩三百步同征。 上地每亩两百步征收麦两升三合八勺七抄,米五升八合七勺一抄三撮,下下地每亩五百步征收同征。 山地每亩二百六十步征收麦两升一合七勺,米两升一合七勺。 塘地每亩征收麦三升七合四勺,米八升四合五勺。 如果他想要分田,想要春耕,就必须全面调查清楚十四类别田地的区域分布。 一等正地,二等正地,三等正地,四等正地,上田,中田,下田,下下田,上地,中地,下地,下下地,山地,塘地。 土壤的好坏在下下田为止。 上中下下下是山川梯田从上往下数最末尾为下下地。 西北这边主要以山地为主,梯田为辅,塘地少许。 上地多为上田和四等正地,末梢的下下地多为下下田。 根据兰县田地记录多为如此,但他现在对这份田地保持着非常严重的质疑态度。 马家,柳家,李家,王家,张家等等但凡跟士族沾点关系的田地,都存在严重的以好充次现象。 这种被称之为降级,并不违法。 也就是第一次衡量土地之时,县衙将一处田地认定为一等正地,但在三年年年考核之中一等正地没有对应的亩产产量,县衙就会酌情将一等正地降级为二等正地。 以此类推,止于下下田,下下地。 程序上符合降级标准,士族只需要控制三年当口,第四年便能以好充次,每亩少缴纳十步一等正地的赋税。 可别小看了这十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一等正田征收赋税的一亩标准是三十步。 每实际三亩地便能倒腾出实际的一亩二百四十步的无税田地。 实际的四亩地按照三亩地来征收赋税。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就是士族面对老朱征收严苛赋税的对策。 而除此之外。 朱棖通过对地契的清扫,又特么抓到了一个可能涉及朝堂重臣的贪腐案。 战乱之后的塞北百姓流离,且本来就没有多少人,有很多的无主田地。 但这仅仅是表面看起来的无主田地。 实际情况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