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说白了,没啥权力,就是有个名头而已。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正二品官服,翰林院衙门正二品学士花笙气冲冲的站了出来。 “皇上,儒学乃是立国之本,设置六门学科老臣赞同,但六门学科必须都是儒学。” “不然,一旦天下学子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想?又会怎么看待皇上您?” “学子们心高气傲,会不会直接离开大燕前往其他帝国?要知道,各大帝国都很欢迎我大燕的儒生去他们国家做官,到了那个时候,我大燕将无人可用。” “老臣请皇上三思,莫要让我大燕儒生们寒了心,请皇上三思啊!” 说着,花笙直接跪在地上,重重的对着唐听白磕了三个响头。 紧接着,朝堂上的文臣们跪倒一片:“臣等请皇上三思!” 你们—— 唐听白脸色阴沉,下意识的攥紧了拳头。 他没想到,就连花笙这个老好人都站出来反对自己。 唐听白清楚,花笙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官,可就是脑子一根筋。 这样的官员,管理一个地方是当地百姓的福气。 可花笙却没有大局观,看不到未来发生的事情。 唐听白深吸口气,他拿起科学的课本看向花笙。 “花大人,既然你说儒学这么重要,朕想问你,儒学可能帮助我大燕农民提升粮食产量?” 这…… 花笙一愣,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他们儒生自然不能提高粮食产量,甚至他们连种植粮食都不会。 可儒生需要学这些吗? 他们学会治国,让百姓过得更好,不就够了吗? “皇上,儒生不会种地,但老臣斗胆,请问您这所谓科学这本书上有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吗?” “老臣熟读各类儒学书籍,还从没看到过有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 话音刚落,大燕朝堂的文官齐齐点头。 他们也没听说过。 “皇上,老臣也读了一辈子书,自信大燕有的书籍,老臣都看过,老臣也没看过有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您手里的科学,要是有的话,老臣心服口服。” “对,没毛病,老臣附议。” “老臣也附议。” “……” 百官再次开口,脸上满是不信和不屑。 看着众人的表情,唐听白呵呵一笑,只不过笑容有些冰冷。 他直接翻开了手里的科学。 “提升粮食产量,首先需要选择土壤。” “而土壤的选择又由矿物质、有机质、作物养分组成。” “其中,作物养分主要来源腐殖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还有微量元素组成。” “……” 唐听白一口气读了十多分钟。 听得朝堂文武百官那是一愣一愣的。 他们根本听不懂啊。 不过,听着唐听白说着那些陌生的名词,好像很有道理一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