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三天前,县衙的一群官老爷们来收今年的粮食。 他们种植的玉米分成两批,一批已经成熟,另外一批还得一段时间。 大部分百姓虽然不舍,但也都交了。 可就有这么一个人,宁死也不交粮食。 他叫王大力,一辈子的庄稼汉。 也是个大胃王,几乎从小就没吃饱过。 今年好不容易丰收了,他是真的舍不得将辛苦得来的粮食交出去,所以他就悄悄的将粮食藏了起来。 而县衙官老爷也没惯着他,逼迫、殴打。 甚至直接将王大力吊在村口的大槐树上,足足打了一天一夜。 可即使这样,王大力依旧不交粮食。 王大力一夜之间和妻子将所有粮食竟然都蒸成了玉米饼。 用王大力的话说,他宁可将这些玉米饼全部吃光,活活撑死,也绝不交粮食。 再后来,官老爷们又来了,找到了王大力藏的粮食,全部抢走。 临走时候,还打断了王大力的双腿。 也因此,王大力想不开,直接吊死在了村口的槐树上。 听完了田有粮的话,唐听白身上的杀意更加明显。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平息心中怒火。 自己明明已经颁布了圣旨,明明已经免了百姓三年的赋税。 可为什么这里就没有实施下去,还因此死了人? 唐听白没有说话,跟着田有粮来到了他们家。 这是一家只有三间茅草屋的小院。 整个家,竟然只有田有粮一人。 “大叔,你的妻子和孩子呢?”唐听白好奇的道。 田有粮有些尴尬:“哎,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死在了战场上,俺们家小儿子前年出生,他娘嫌俺穷,就带着俺的小儿子回了娘家。” 唐听白点点头,心中很不是滋味。 “大叔,你家大儿子为了大燕战死,难道没给抚恤金吗?”唐听白好奇的问。 “给了,只有几两银子罢了,都被俺那媳妇带走了。”田有粮苦笑一声。 唐听白没有说话,心头好像堵了一块大石头。 大燕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和实力,靠的就是这些普通百姓。 要是没有他们把自家儿子送上战场,也就没有大燕的今天了。 他们才是大燕最大的功臣。 事实上,身为一个现代人,唐听白太清楚大燕的情况了。 一旦大燕被灭国,大燕的那些世家会毫不犹豫的改换门庭,并且毫不犹豫。 而真正能为大燕鸣不平的,真正能陪大燕共存亡的,恰好就是这些名如蝼蚁的升斗小民! 想想真是讽刺! 也就在这时,沈泉带着十几个锦衣卫回来了。 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两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年人。 一个穿着从七品县令的官服。 另外一个则是穿着县城的衣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