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钟书毓细细的思考一下,换了一种解释的思路来写这篇文章。 比如孔子的回答中,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这个提拔好人,维护稳定的办法,看起来似乎是对的,因为对善的奖赏就是对恶的抑制。 下层老百姓看到向善的好处,自然会向着这个方向前进。 可是这并不是绝对的。 因为善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如果仅仅因为善这个理由而被提拔上去,一旦上位之后,因为权势的获得,他的这个优势很可能很快就消失了。 所以不仅仅只是举善。 基于这些想法,钟书毓写下了第二篇文章。 写完之后,钟书毓搓了一会手,因为考场不能随时捂着小暖炉,两篇文章的草稿正文写下来,手指头几乎快要冷得没有知觉了。 尽管会场的四角有烧着炭盆。 但对这么一大间会考场来说,太微乎其微了。 待到手指暖和了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