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黄河水患不断,括田法荼毒百姓,活不下去而流离失所。各地官府对待难民的态度不一,多是冷淡不管。水泊梁山放出风声,愿接纳无家可归之人。 同时在各处开设粥棚,接济穷苦百姓。 每天慕名至水泊边,举家投奔梁山者越来越多。有时候高峰期可以达到上千人,令人难以置信。梁山的善名传扬,免费看病,吸引越来越多的人。 以至于水泊四周的临时营地,变得越来越热闹。这里以各地商队和贩卖菜蔬的百姓居多,形成人声鼎沸的集镇。除了建筑简陋外,这里的人员复杂,集合三教九流,商品丰富,琳琅满目,什么都有。 在这里没有官吏来敲骨吸髓,在这里只要遵守规矩没人敢强买强卖。你请我愿,方面钱货两清。营地外训练的骑兵和步兵,给老百姓莫大的勇气。 在这里看病的人都能找到活干养活自己,吃得好穿得好,远超以往,索性留下定居者不在少数。临时营地附近都能看到许多人影,忙着修建房屋等 “果然,我能感受得到,人人脸上笑容发自肺腑。”一个三十来岁,面色微黄的男子注视着营地感慨。在他身边是梁山头号邀接头领锦豹子杨林。 杨林前段时间又接到任务,前往荆南城打探寻人。按照王进所说的地址找到了,邀请返回梁山做客。 此人名叫萧嘉穗,一个真正有男子气的须眉丈夫,寓居帅府南街纸张铺 间壁。他高祖萧嶦,字僧达,为南北朝大梁高祖武皇帝之弟,身份极为尊贵。 多有传言,萧嶦为荆南刺史,江水败堤,萧亲率将吏,冒雨修。雨甚水壮,将吏请少避之,萧道:“王尊欲以身塞河,我独何心哉?”言毕,而水退堤立。那萧嘉穗一天偶游荆南,荆南人思慕其上祖仁德,把萧嘉穗十分敬重,便在荆南城隐居。 随着沿途了解这位的身份,谈吐不凡,颇有见识,又善待百姓。杨林明白寨主王进的用意,越发尊敬:“萧先生,我家哥哥总说,百姓的要求不高,吃饱穿暖,病有所医,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仅此而已。偏偏这浑浊的世道,这点也办不到。” “是啊,沿途走来,总能见到流离失所的百姓。”萧嘉穗默然不语,良久才感慨。望着营地外的粥棚,不少面黄肌瘦的流民大口大口地吃着米粥。梁山内部人员拿着本子登记名字,安排人员登船。 萧嘉穗皱眉思索没想明白,主动询问:“我倒是好奇,梁山上至少有数万人?不断吸纳如何养活?” “这个!”杨林面露迟疑,解释道:“此事涉及到山寨机密,萧先生上山之后,寨主肯定会如实相告。” 萧嘉穗点头,没有多问。 “萧先生,船来了!”杨林见船靠岸,笑着引领这位山寨贵客登船,随后直接向梁山本岛方向驶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