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察觉到顾青山与李跃进之间若有若无的角力,自己这种时候进入省委班子,稍有不慎就会被贴上“某一派”的标签。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 顾青山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叹了口气:“你跟你父亲年轻时一模一样,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 他端起茶杯呷了口茶,这是送客的信号:“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不勉强。不过青云,机会错过了,可能就……” “我明白您的好意。” 沈青云站起身,深深鞠了一躬,对顾青山说道:“但我觉得,在滨州把眼下的事做好,就是对省里最大的贡献。” 顾青山没再挽留,只是挥了挥手。 沈青云走出办公室时,听见老书记在里面打电话:“让组织部把其他候选人的材料送过来。” 下楼的时候,秋风卷着落叶打在脸上,带着一丝凉意。 沈青云拉紧风衣拉链,忽然觉得心里异常踏实。 刚才拒绝的瞬间,甚至有种解脱感。 比起省委组织部长的光环,他更在意香房区的拆迁户能不能按时住进新房,更想看到明远小学的孩子们明年九月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 走到大院门口,手机响了,是熊杨打来的。 “沈书记,省纪委同意成立联合专案组,王学涛已经被控制了。” 听筒里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严肃的说道:“我们在他办公室搜出三本笔记本,记着近五年的低保资金流向,牵扯到不少省里的人。” “注意保密,按程序办。” 沈青云望着远处的秋林,淡淡地说道:“我马上回市委,咱们下午碰个头。” ………… 挂了电话,他让司机直接开回市委大院。 车子驶出省委大院的时候,沈青云回头望了眼那栋灰色的主楼,顾青山办公室的窗帘拉开着,隐约能看见老书记的身影。 他知道,拒绝这次机会,可能意味着未来几年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晋升可能,但他不后悔。 父亲说过,当官就像种庄稼,春播秋收都有定数,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滨州这片土地,现在正是需要他扎根的时候。 车过松花江大桥时,沈青云打开车窗,带着水汽的秋风涌了进来。 江面泛着粼粼波光,远处的货轮拖着长长的水纹缓缓驶过,两岸的杨树叶子正由绿转黄,像给江堤镶上了两道金边。 他想起上周去明远小学选址地时,施工队负责人递来的进度表。 地基浇筑已完成,下个月就能开始主体施工。 “沈书记,您放心,保证明年九月按时交付。” 那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拍着胸脯说,眼里的光像江面上的太阳。 沈青云拢了拢衣领,让张耀祖把车窗关上。 暖气重新包裹过来时,他摸出手机给周雪发了条短信:“晚上回家吃饭,带点排骨,给静静做她爱吃的糖醋排骨。” 车窗外,松花江大桥的钢索在秋风中微微颤动,像绷紧的弓弦。 沈青云知道,滨州的反腐风暴还在继续,民政系统的案子或许会牵扯出更复杂的网络,但只要守住心里的那道防线,像这大桥一样牢牢扎根在江床上,就不怕任何风浪。 这个十月,江水还在奔流,岸边的草木正酝酿着下一次勃发。 就像这片土地上未曾熄灭的希望,总有一天会迎来属于它的春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