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在马蓁蓁的操持下,应天第一医院应运而生。 这医院就在宫墙外面边边上,方便太医们出诊。 马蓁蓁做主将其修建成楼的模样,一楼是急诊、挂号、分诊和药房,二楼三楼便是几个诊室,由不同的大夫给不同的患者看诊。 一楼后门出去是个单独的小院子,做住院部用。 时间紧急,一个月便建起了这第一医院,马蓁蓁去看了一圈觉得没问题,她记忆里的医院大约就是这样。 于是,年底之前,应天第一医院就开张了。 在医院旁边,马蓁蓁还建了一座救济站,吃住都没有的人群可以在这里休息,领取一碗厚粥。 不过领完粥之后,登记过信息的流民便会被巡逻队带走,或是送去城郊开荒,或是直接进厂打工。 一时间,整个应天的精神面貌都为之一振,百姓们见面就问今天去看病了吗。 毕竟那什么医院,又宽敞又暖和,看病还便宜,尤其是里面的大夫,那都是给皇上娘娘看病的大夫啊! 尤其每个月逢五的日子,都有贺神医亲自坐诊,去的人便更多。 接下来,就是学堂了。 马蓁蓁觉得不管怎么样,九年义务教育达不到,基础的扫盲还是得有的。 工厂区的幼儿园,是因为父母都去工厂打工的话孩子没人看,普通百姓在家种田或者做活,却是可以顺便看着孩子的。 幼儿园没必要,就建几座小学吧。 马蓁蓁手一挥,从宝华小学开始,几乎每个区都多了一座小学。 “以后如果有落榜的秀才什么的,可以到各个学校任职,也可以算个官职,嗯,国家公务员……” 说起这个,马蓁蓁又想到她那个固执的爹。 科考制度是一,公务员工资是一。 为什么洪武年间的反腐那般严苛,贪官却层出不穷? 还不是因为你工资给人家开太少了! 如果能吃饱肚子养活家人,谁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贪污啊! 所有恶行中,朱元璋最最痛恨的,便是贪污。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他家破人亡的原因,便是因为当年的赈灾银子被官员贪污,导致他父母都被饿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