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肯尼亚共和国-《史册》


    第(1/3)页

    肯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enya)位于非洲东部,简称肯尼亚,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国土面积的18%为可耕地,其余主要适于畜牧业,国土面积582646平方公里,首都内罗毕,全国分为47个郡,人口4756.4万(2019年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44个民族。

    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公元7世纪,东南沿海地带已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了沿海地带。1890年,英、德瓜分东非,肯被划归英国,英政府于1895年宣布肯为其“东非保护地”,1920年改为殖民地。1960年3月,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和肯尼亚非洲民主联盟成立。1962年2月伦敦制宪会议决定由上述两党组成联合政府。1963年5月肯举行大选,肯盟获胜。同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独立。1964年12月12日肯尼亚共和国成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

    肯尼亚是联合国、非洲联盟、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洛美协定签字国,是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和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次地区组织的成员,联合国四大总部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总部设在内罗毕。2020年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95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782美元,经济增长率-0.5%。

    基本信息

    中文名:肯尼亚共和国

    国家领袖:总统:威廉·萨莫伊·鲁托(William Samoei Ruto)

    外文名:The Republic of Kenya

    人口数量:4756.4万(2019年人口普查结果)

    简称:肯尼亚

    人口密度:69.7人/平方公里(2013年)

    所属洲:非洲

    主要民族:基库尤族、卢希亚族、卡伦金族等

    首都:内罗毕

    主要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主要城市:蒙巴萨,纳库鲁

    国土面积:582646平方公里

    国庆日:1964年12月12日

    国歌:《Ee Mungu Nguvu Yetu》

    GDP总计:370.23亿美元(2013年)

    国家代码:KEN

    人均GDP:1020美元(2013年)

    官方语言:斯瓦希里语,英语

    国际电话区号:+254

    货币:肯尼亚先令

    国际域名缩写:.ke

    时区:UTC+3

    道路通行:靠左驾驶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国    花:肯山兰

    中央银行:肯尼亚中央银行

    最大城市:内罗毕

    人类发展指数:0.509

    国家格言:“齐心协力“

    历史沿革

    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公元7世纪,东南沿海地带已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

    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了沿海地带。

    557年葡萄牙在东非的蒙巴萨造要塞。

    1890年,英、德两国瓜分东非,肯被划归英国,英国政府于1895年宣布肯为其“东非保护地”,1920年改为殖民地。

    1960年3月,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简称“肯盟”)和肯尼亚非洲民主联盟成立。

    1962年2月伦敦制宪会议决定由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简称“肯盟”)和肯尼亚非洲民主联盟组成联合政府。

    1963年5月肯举行大选,肯盟获胜。同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独立。

    1964年12月12日肯尼亚共和国成立,仍留在英联邦内,乔莫·肯雅塔为首任总统。

    1978年肯雅塔病逝,副总统丹尼尔·阿拉普·莫伊(Daniel Arap Moi)继任总统。

    2002年12月第三次多党大选,反对党全国彩虹同盟获胜,姆瓦伊·齐贝吉于2002年12月30日宣誓就任总统,政权平稳交接。

    2015年10月28日,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

    2022年,包含肯尼亚在内的东非地区遭遇严重旱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肯尼亚582646万平方公里,地跨赤道,东与索马里为邻,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共和国接壤,西与乌干达交界,南与坦桑尼亚相连。东南濒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