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苏丹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科教

    【文化教育】1988年6月,苏丹教育部决定取消中等和高等教育免费的规定,小学仍为免费教育。全国有中小学校13000余所,综合大学6所,独立的高等学院14所,专科院校23所。在校学生约500万人,其中大学生约25万人,教师约13万人。喀土穆大学建于1902年,是苏丹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

    苏丹科技水平较低,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较弱。目前其农业生产主要是“靠天吃饭”,仅少量现代化农场开始使用大型喷灌设备;制造业技术落后,主要生产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电气产品、运输设备主要依靠进口;采矿业方面,大型开采设备与民众坑采、淘金并存,资源浪费严重;通讯行业发展较快,手机信号、无线网络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

    苏丹曾经长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88年6月,教育部决定取消中等和高等教育免费的规定,小学仍为免费教育。各地区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北方教育发展较快。全国41%人口为文盲,25%学龄儿童不能入学。全国有中小学校13000多所,综合大学5所,公立大学27所,私立大学约50所。主要的高等学院均集中在喀土穆。全国在校学生约500万人,其中大学生约16万人。全国有教师约13万人。喀土穆大学建于1902年,是苏丹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恩图曼伊斯兰大学建于1912年。

    媒体

    【新闻出版】主要报刊有《关注报》、《苏丹人报》等,为阿文日报。《褐色大地报》为英文周报。

    官方通讯社为苏丹通讯社,1971年5月成立,在内罗毕、摩加迪沙、恩贾梅纳、开罗、吉布提设有分社。现已同法、德、伊朗、伊拉克、利比亚、摩洛哥、叙利亚等国的通讯社以及中东通讯社、塔斯社、新华社等建立了业务联系。在印度、美国和联合国派有记者。

    苏丹国家广播电台,设在喀土穆以北的恩图曼,建于1940年,用阿、英、法、索马里等语言对国内外播音。在国内共有9个发射台,每日除用阿语播放19个小时的节目外,还用英、法等语言广播3个半小时。

    苏丹国家电视台,设在喀土穆以北的恩图曼,建于1963年12月,每天用阿、英文播送节目约15个小时,同各阿拉伯国家和一些外国电视台有业务交流关系,收视观众约1000万。

    医疗

    【人民生活】苏丹人口增长率2.4%,人均寿命约66岁,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40%。一般家庭基本生活费用占工资的66.52%,住房占12.36%。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苏丹医疗基础设施落后,缺医少药情况严重,医护资源匮乏且分布极不平衡,公共卫生系统脆弱(偏远地区尤甚),在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面临巨大压力。苏丹实行分散的卫生系统管理模式,主要由联邦卫生部、州卫生部和地方政府三级组成,公共卫生防控体系也采取了三级管理模式。从总体上看,苏丹已制定了长期的国家卫生部门战略和分级化的卫生保健方案,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但受资源短缺、人才不足和技术落后等因素制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上仍处于较低水平。此外,苏丹沿袭英国的医疗管理制度,对药品的注册、进口、审批和监管等均有严格的规定,主要参考英国、美国和欧洲药典,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管理办法实施管理,药品和医疗器械大量依赖进口,传统草药颇受普通民众青睐。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9年苏丹新生儿死亡率达31.7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达68.21‰。2016年苏丹全国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7.2%,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152美元;苏丹新生儿出生时预期寿命为63-67岁。根据2016年苏丹卫生统计报告,全国共有医院503家、床位3.03万张、医生9175人,平均每十万人拥有医院1.3家、病床76.5张、医生23人。苏丹主要传染病包括疟疾、结核、麻疹、麻风病、霍乱、黄热病和艾滋病等。

    中国是与苏丹在医疗卫生领域开展合作最早的国家。中苏医疗合作发轫于1971年4月中国政府向苏丹派遣第一支援苏医疗队,至今已累计向苏丹派遣了36批医疗队共1065人次。2021年1月,第36批援苏医疗队抵达苏丹,共有内科、外科、神经外科、泌尿科、眼科、妇科、骨科、中医科、麻醉科、口腔科、康复医学科和超声科等多个专业的42名队员,全部来自陕西省三级甲等医院。

    电力

    苏丹曾经电力紧张,但经过多年发展,尤其是中资企业参与建设的麦罗维大坝、罗塞雷斯大坝、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投入使用后,用电紧张的局面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全国总装机容量约350万千瓦,电力供应依然不能满足全国工农业发展需求。2019年底,苏丹分阶段接入埃及电网,并与埃塞探讨电力合作。

    通讯

    截至目前,苏丹固定电话装机数量2万部,手机用户3300万,互联网用户1500万。主要的电信运营商有:Zain、Sudatel、MTN等,手机信号几乎可以覆盖全部有人区域,三家主要运营商都已提供4G网络服务。固定宽带用户较少(0.077用户/百人),大部分集中在首都喀土穆地区。

    外交

    外交政策

    苏丹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反对西方强权政治,主张加强阿拉伯国家团结,密切同非洲国家的合作,重视同中国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苏丹致力于睦邻友好,积极改善同美等西方国家关系,外交更趋灵活、务实。

    截至2013年,苏已同世界上近10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对外关系

    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

    关于国际形势:认为当今世界在政治、战略、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处于失衡状态。新的矛盾和冲突此起彼伏,世界局势很不安宁,世人无安全感。世界经济正向大型经济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主张阿拉伯和非洲地区集中自己的资源,建立牢固的地区经济联盟和共同市场,走一体化的道路。

    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在国际大家庭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以联合国宪章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以维护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根除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

    关于反对恐怖主义:拒绝并谴责恐怖主义,认为国际社会必须对恐怖主义采取统一立场。呼吁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概念做出明确界定,反对将恐怖主义与某一特定的文明挂钩,以及在反恐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强调国际反恐战争应以国际法为基础。

    关于安理会改革:支持安理会改革,认为安理会改革应在联合国改革的大框架内进行,应通过协商一致作出决定。苏原则上支持非盟统一立场,主张吸收非洲国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安理会的工作应增加透明度和民主,奉行公正、客观的原则,批评动辄以制裁解决争端的做法,反对双重标准。

    关于人权问题:主张各国应通过合作客观地探讨解决人权问题,反对在人权问题上采用双重标准的做法。强调各国有权选择各自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反对某些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向别国施压,干涉别国内政。

    关于中东问题:承认巴勒斯坦国,认为巴人民享有自决权和建国权。坚决反对以色列建立隔离墙,主张以色列应撤出所有阿拉伯被占领土。要求国际社会和安理会向以施压,敦促以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实现地区安宁和稳定。

    关于伊拉克问题:反对美英对伊动武,强调国际法的权威性,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当前伊拉克问题。呼吁保证伊领土完整,尽快解决伊国内安全和人道状况恶化问题并恢复其行使主权。

    【同南苏丹的关系】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建国,苏丹和平分裂。但是,由于双方在边界划分、石油利益分配、阿布耶伊归属等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有关谈判进展缓慢,两国龃龉不断,并曾爆发激烈的边境冲突。2012年4月,非盟提出解决两苏问题“路线图”。其后,两苏在非盟主持下进行多轮谈判。9月27日,两苏元首在亚的斯亚贝巴就双边合作以及边境安全、经济、公民地位等问题签署一系列协议。但双方在边界划分及阿布耶伊地区归属问题上仍存分歧。在非盟的积极斡旋下,2013年3月,两苏在亚的斯亚贝巴就执行边界安全协议和非盟提出的执行已达成协议的时间表达成一致。4月,南石油复产,9月和10月,南总统基尔和苏前总统巴希尔互访,两苏关系趋于缓和。2013年底南爆发冲突后,苏积极参加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的斡旋努力。2014年以来,两国元首多次互访,双方关系总体缓和,但在部分未决问题上仍有分歧。2017年以来,两苏关系出现改善势头,两国就石油过境费问题达成共识。苏开辟多条陆路、水路通道,运送联合国机构向南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2018年,巴希尔亲自斡旋,促成南签署全面和平协议。2019年4月巴希尔下台后,苏方延续在南问题上积极斡旋姿态。9月,苏主权委员会成员哈马达尼同南主要反对派领导人马夏尔以及南总统基尔商谈落实和平进程。2020年10月,南总统基尔出席苏过渡政府同主要反对派武装在南首都朱巴签署《朱巴和平协议》仪式。2021年3月,苏主权委员会zhuxi布尔汉访南,感谢基尔总统主持苏政府同各武装派别的和平谈判并促成《朱巴和平协议》。8月,苏丹过渡政府总理哈姆杜克访问南苏丹。2022年3和8月,苏主权委员会zhuxi布尔汉两度访南。2023年1月,苏主权委员会zhuxi布尔汉访南,同南总统基尔重申支持彼此发展。2023年2月,苏主权委员会zhuxi布尔汉赴南首都朱巴参加《朱巴和平协议》(升级版)签署仪式,并同南总统基尔举行会谈。

    同中国的关系

    两国于1959年2月4日建交后,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2006年中苏关系发展顺利,重要互访有:中国政府特使、外交部部长助理访苏(1月);苏丹总统巴希尔(11月)、苏丹总统助理纳菲阿两次访华(5月、9月);苏丹外长阿贾维尼(5月);苏丹国防部长侯赛因上将(3月);苏丹财政和国民经济部长哈桑(7月);能源矿产部长贾兹(9月)。

    2006年中苏贸易额达33.54亿美元。随着中苏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入,苏丹已成为中国在非洲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伙伴,中国是苏丹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第一大投资来源国。自从埃塞航空公司签署北京泛源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为核心代理后,中国与苏丹经贸交流日益频繁。中苏经贸合作已经从单纯的向苏提供援助,发展为以石油合作为龙头,电力、水利、路桥、港口、电讯、农业、工业、服务业、贸易等各行业广泛合作的良好局面。

    【同美国的关系】1952年,美在喀土穆设联络处,苏独立后升为大使馆。1967年,苏为抗议美支持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同美断交。1972年复交。1989年巴希尔政变上台后,两国关系急剧恶化。1993年,美将苏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黑名单,并于1996年推动安理会通过决议,对苏进行外交和航空制裁。1997年,美单方面对苏实施经济制裁。1998年8月,美指责苏卷入美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使馆爆炸案,并以苏丹希法制药厂生产违禁化学武器为由,炸毁该药厂,苏美关系严重恶化。“9·11”事件后,苏政府在反恐问题上配合美,两国关系较前有所缓和。2007—2008年,苏外交官员与美方多次接触,表示愿与美改善关系,但美坚持将改善美苏关系与苏落实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解决达尔富尔问题挂钩。2009年10月,美公布对苏新政策,由过去一味施压转为保持压力与进行接触并重,表示将与苏保持对话,并根据苏方表现予以奖惩。2011年2月,苏外长库尔提访美,美表示如苏承认南方独立,将启动把苏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进程。但南苏丹独立后,美仍未将苏从支恐国家名单中除名,同时维持对苏制裁。2015年以来,苏美关系逐渐有所改善。2017年10月,美宣布解除对苏经济制裁。此后,双方在政治、经贸、石油、教育等领域交流增多。2019年9月,苏过渡政府成立后,美国第一时间向苏表示祝贺。12月,美宣布将苏从“违反宗教自由国家名单”除名。2020年8月,美国务卿蓬佩奥访苏,重点讨论苏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苏民主过渡进程及和平谈判等问题。10月,美苏以三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苏以同意实现关系正常化,美随后将苏从支恐名单除名,并于12月完成有关除名行政和立法程序。2021年2月,美国务卿布林肯分别同苏主权委员会zhuxi布尔汉、过渡政府总理哈姆杜克通电话。3月,美国向苏提供11.5亿美元临时贷款帮助苏偿还对世界银行欠款。6月,美国政府决定全面恢复美苏外交关系正常化。6月、8月,美国务卿布林肯两度同苏过渡政府总理哈姆杜克通电话。10月25日,苏局势发生变化后,美国务卿布林肯多次同苏主权委员会zhuxi布尔汉、过渡政府总理哈姆杜克通电话,敦促苏军方恢复过渡政府。2022年1月,美国务院非洲事务助理国务卿莫莉·菲、非洲之角特使萨特菲尔德联合访苏,会见主权委员会zhuxi布尔汉。2月,美国非洲之角特使萨特菲尔德访苏。6月,美国务院非洲事务助理国务卿莫莉·菲访苏,推动苏国内各方参加联合国—非盟—伊加特三方机制对话。8月,美驻苏大使戈弗雷抵苏履职,戈系25年来首位美驻苏大使

    【同埃及的关系】苏丹与埃及互为邻国,两国关系历史悠久,埃及曾占领或同英国共管苏丹近百年。1956年苏独立后,两国关系时紧时缓,在边境哈莱伊卜地区存在领土争端。穆巴拉克任埃总统时期,苏支持埃穆兄会,两国关系陷入低谷。2016年10月初,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尼罗河水资源问题上,苏态度一度相对中立,但作为上游国家,同埃在尼罗河水资源分配上亦存在分歧。2017年以来,两国摩擦不断。5月,苏指责埃对达尔富尔地区北部和东部的叛军提供支持,双方关系紧张。苏宣布禁止进口埃及农畜产品。6—8月,两国外长互访,关系有所缓和。11月以来,两国在复兴大坝建设、哈莱伊卜地区领土争端等问题上分歧加剧。2018年1月,苏紧急召回苏驻埃大使。1月底,巴希尔总统同塞西总统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晤,商定妥善解决两国分歧。2019年,苏局势发生变化后,埃发表声明支持苏军方领导推进政治过渡。4月,埃总统塞西以非盟轮值zhuxi身份召开特别会议,推动非盟放宽苏过渡委员会向文官政府交权期限。5月,苏军事过渡委员会zhuxi布尔汉访埃。2020年10月,埃总理乌德布里出席苏过渡政府同主要反对派武装在南苏丹首都朱巴签署《朱巴和平协议》仪式。自2020年7月埃塞完成复兴大坝第一阶段蓄水后,苏方对复兴大坝问题关切上升,2021年2月,苏方提出成立由非盟、欧盟、美国、联合国组成的四方机制解决该问题,得到埃方支持。3月,埃总统塞西访苏,苏过渡政府总理哈姆杜克访埃。6月,苏、埃两国外长分别致函联合国安理会,坚决反对埃塞单方面蓄水,并要求安理会尽快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该问题。同月,两国发表联合声明,重申有关立场。9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复兴大坝问题zhuxi声明,敦促苏丹、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在非盟主导下恢复谈判。2022年3月、9月、12月,苏丹主权委员会zhuxi布尔汉三次访问埃及,会见埃总统塞西,就两国关系及复兴大坝等问题交换意见

    【同埃塞俄比亚的关系】苏丹与埃塞俄比亚曾因相互支持对方反对派而长期交恶。1996年7月非统组织第32届首脑会议期间,巴希尔总统与埃塞总统梅莱斯举行会晤,双方均表示愿意和平共处,和平解决边界争端。2017年下半年以来,两国元首互动频繁,实现互访。2018年1月,苏总统巴希尔、埃塞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埃及总统塞西在出席非盟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决定成立由三国外长和情报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委员会,就三国关系保持沟通。成立由三国水利部长组成的技术委员会商讨解决复兴大坝建设中面临的问题。2020年10月,埃塞总统萨赫勒-沃克出席苏过渡政府同主要反对派武装在南苏丹首都朱巴签署《朱巴和平协议》仪式。11月,埃塞政府对提格雷州采取执法行动,苏趁机占领苏埃边境争议地区法什卡,两国爆发边境冲突。2021年5月,埃塞俄比亚民兵在政府军配合下在法什卡发动军事行动,苏丹军队予以反击。9月,两国在法什卡地区再次发生交火。2022年6月,埃塞民兵突袭法什卡,造成苏士兵、平民伤亡。7月,苏主权委员会zhuxi布尔汉同埃塞总理阿比在伊加特特别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同意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8月,埃塞空军宣称击落一架来自苏领空、搭载供应“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武器的飞机。10月,苏丹主权委员会zhuxi布尔汉同埃塞总理阿比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见,双方同意妥善解决两国边境争端等问题。2023年1月,苏主权委员会zhuxi布尔汉会见到访的埃塞总理阿比,双方一致同意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复兴大坝、边境争端等问题

    【同乍得的关系】苏丹与乍得的关系曾数次因达尔富尔问题紧张。2008年5月,苏达尔富尔地区反政府武装“正义与平等运动”(JEM)袭击苏首都喀土穆,苏指责乍参与策划和实施了这一袭击行动,遂宣布与乍断交。8月,在利比亚斡旋下,苏乍同意恢复外交关系。2009年5月,在卡塔尔和利比亚等国努力下,苏乍双方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和平协议。此后,乍指责苏支持乍反政府武装,同时多次空袭达区,并派遣地面部队进入苏境内追捕叛军。苏对此予以否认并保持克制。其后双方均有意改善关系,承诺不再支持对方叛军。2010年两国总统互访,双方关系实现正常化。2014年以来,两国总统多次互访,双边关系逐步改善,两国在经济、安全、边境贸易等领域开展多项合作。2019年,苏丹局势发生变化后,乍得总统代比向苏丹军事过渡委员会表示支持。2020年10月,乍总统代比出席苏过渡政府同主要反对派武装在南苏丹首都朱巴签署《朱巴和平协议》仪式。2021年4月,苏主权委员会zhuxi布尔汉出席乍总统代比葬礼。2023年1月,苏主权委员会zhuxi布尔汉访乍,同乍军事过渡委员会zhuxi穆罕默德举行会见,双方一致同意深化两国关系,携手应对边境安全挑战

    同厄立特里亚的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