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巴林王国-《史册》
第(2/3)页 阿拉伯语巴林Baḥrayn是bahr (海洋)的双数型态,所以al-Bahrayn就是指“这两处海洋”。这词出现在古兰经五次,但最初并不是指巴林岛,而是指东阿拉伯半岛。此区域从波斯湾的巴士拉南部延伸,包括巴林、科威特、哈萨绿洲、卡提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伊拉克南部,一直到阿曼北部。整个阿拉伯东部的沿海地带千年之中都称作巴林。
不过在今日,这两处海洋一般是指巴林岛东边和西边的海湾,或是岛北边和南边的海洋,又或是指从地上地下所涌出的咸水和淡水。另一种说法认为这两处海洋是指大绿海(波斯湾)和一座哈萨绿洲附近的湖泊。
1971年8月15日,阿勒哈利法家族统治的巴林酋长国不再是英国的保护国,宣告完全独立。
国旗
巴林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旗面由红、白两色构成,靠旗杆一侧为白色,约占旗面的1/5,右侧为红色,红、白相接处为锯齿状。
国徽
巴林国徽中心是一枚绘有国旗图案的盾微,周围簇拥着红、白两色华美艳丽的装饰叶片。国徽顶端曾经绘有一顶象征王室威权的王冠,现已取消。
人口民族
截至202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显示,巴林王国人口150万。阿拉伯人约占60%,75~80%的居民住在城市里,外籍人占55%。主要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伊朗、菲律宾和阿曼人。
政治
政体
巴林是二元制君主制酋长国。guojiayuanshou由哈利法家族世袭,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1999年3月6日,巴林老埃米尔伊萨因心脏病突发逝世。王储哈马德继任新埃米尔。新埃米尔继位后,注意保持内、外政策的连贯性,政权实现了平稳过渡。2002年2月14日,巴林国更名为巴林王国。2006年,巴林政局继续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发展。2011年2月,受西亚北非地区部分国家政局突变影响,巴林爆发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要求国王解散政府、改善民生、促进民主。应巴林政府要求,海合会军队进驻巴林协助维持秩序。2012年以来,巴林国内局势逐步恢复稳定,但小规模示威游行时有发生。2013年2月,巴林宣布重启新一轮全国和解对话,包括反对派在内的各政治派别出席。
宪法
独立后第一部宪法于1973年6月2日颁布,同年12月开始生效。2000年11月,哈马德埃米尔发表敕令,成立民族宪章全国最高制定委员会,负责制定民族宪章。2001年2月,巴林举行全国投票,以98.4%的支持率通过了《民族行动宪章》。2002年2月14日,颁布新宪法,改国体为王国制,修改国旗,确定新国歌,埃米尔改称国王;解散协商议会,设两院制议会,加强司法独立,实行三权分立。
议会
1970年组成咨询性质的12人国务委员会,负责内政和外交事务。1972年选出制宪议会。1973年建立国民议会,后被解散。现任国王继位后,决定恢复议会民主。根据巴林新宪法的规定,2002年10月,巴林成立两院制国民议会,协商会议由国王任命的40名议员组成;众议院由40名直选议员组成,议长由议员选出。两院议员任期均为4年,期满可连任。国民议会通过的法律草案均需呈国王批准。本届议会于2010年11月产生。众议长哈利法·本·艾哈迈德·扎哈拉尼(Khalifa Bin Ahmed Al-Dhahrani);协商会议zhuxi阿里·萨利赫·本·阿卜杜拉·萨利赫(Ali Saleh Bin Abdullah Al Saleh)。
2012年8月,巴林修改宪法,进一步扩大国民议会中众议院权力,包括众议院有权否决首相提出的组阁名单并对副首相及内阁大臣进行质询,且有关官员本人必须应询;有权对首相提出不信任案动议,三分之二议员同意即可通过;国民议会议长由协商会议zhuxi兼任改为由众议院议长兼任;取消协商会议对内阁大臣的质询权,使其仅成为立法机构,不再具有监督权;每年审议下年度政府财政预算,监督当年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
本届政府于2010年11月组成,2011年2月进行局部改组。现内阁主要成员:首相哈利法·本·萨勒曼·哈利法(Khalifa Bin Salman Khalifa)、副首相穆罕默德·本·穆巴拉克·哈利法(Mohammed Bin Mubarak Khalifa)、副首相阿里·本·哈利法·哈利法(Ali Bin Khalifa Khalifa)、副首相贾瓦德·阿勒阿里德(Jawad Arrayed)、副首相哈立德·本·阿卜杜拉·哈利法(Khalid Bin Abdullah Khalifa)、国防事务国务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哈利法(Mohammed Bin Abdullah Khalifa)、内政事务大臣拉希德·本·阿卜杜拉·哈利法(Rashid Bin Abdullah Khalifa)、外交大臣哈立德·本·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哈利法(Khalid Bin Ahmed Bin Mohammed Khalifa)、财政大臣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哈利法(Ahmed bin Mohammed Khalifa)。
政要
国王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前埃米尔伊萨之长子。1950年1月28日生于麦纳麦。曾在英、美军事学院读书,创建了巴林国防军。1964年被封为王储,其后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1971年巴林独立后任国防大臣。1999年3月6日继位,成为巴林第11任埃米尔,2002年2月14日改称国王。喜爱运动,精通英语。已婚,有3子1女。
首相哈利法·本·萨勒曼·阿勒哈利法:1936年生,国王哈马德之叔。1957年任教育委员会zhuxi。1959年任政府秘书长。1960年任财政大臣。1966-1970年主持国家行政委员会工作。1970年任国务委员会zhuxi。1973年被任命为首相。曾于2002年5月访华。
王储萨勒曼·本·哈马德·阿勒哈利法:1969年10月21日生,为巴现任国王长子。1992年2月6日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政治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哲学硕士学位。1995年被任命为国防部次大臣。1999年3月9日被立为王储,同年3月22日被任命为巴林武装部队总司令。在国王哈马德或首相哈利法出国期间任代国王或代首相,并主持内阁工作。已婚,有2子1女。
经济
概况
巴林是海湾地区最早开采石油的国家。2010年巴开始向多元化经济发展,建立了炼油、石化及铝制品工业,大力发展金融业,成为海湾地区银行和金融中心。
2012年主要经济数据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43万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3.9%
进出口总额 364亿美元
进口 151亿美元
出口 213亿美元
外汇储备 48.5亿美元货币:巴林第纳尔(BD)
汇率 汇率:1美元=0. 376第纳尔
货币
巴林第纳尔(Bahraini Dinar),简称第纳尔。
1第纳尔=1000费尔
币值: 5、10、25、50、100、500费尔
巴林第纳尔汇率(2013年09月30日):1人民币=0.0616巴林第纳尔,1美元=0.377巴林第纳尔,1欧元=0.5088巴林第纳尔,1日元=0.0039巴林第纳尔。
工业
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炼油和炼铝业、船舶维修等。2008年石油总产量约912万吨,炼油量约131万吨,天然气产量约152亿立方米,铝产量约87万吨。2011年原油产量约6945.2万桶,天然气产量约156.3亿立方米,铝产量约89万吨。
农业
预计可耕地面积1.1万公顷,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5%,截止2014年实际种植面积4766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劳动力总人口的1.5%。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约为0.73%,粮食主要靠进口,本地农产品的供给量仅占巴食品需求总量的6%。主要农产品有水果、蔬菜、家禽、海产品等。
文化
语言
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
宗教
巴林的国教是伊斯兰教,大多数巴林公民都是musilin。什叶派和逊尼派在巴林musilin之间的比例没有官方统计数字,但大约65-75%巴林musilin是什叶派,而巴林的执政当局却是逊尼派。除了伊斯兰教外,巴林还有基督宗教和印度教信仰。2010年的人口普查巴林非musilin居民367683人。
节日
独立日:8月14日(1971年)
国庆日:12月16日
风俗
巴林国人重义气,待人结友喜亲密;愿同朋友并肩走,手若挽手增友谊;偏爱猎鹰喜欢马,更是闲聊好话题;宗教传统极重视,恪守教规和教义。
巴林人以待客诚挚热情而闻名天下。他们在迎送宾客时,总乐于同客人并肩而行,为了表达亲密的情感,他们往往还要同来访客人拉着手一起走路。这是阿拉伯人的一种表达热情、友好、礼貌的特殊风俗习惯。他们为人实在、讲究义气、慷慨大方、喜欢交友。客人一旦夸奖或赞赏他们的某种东西时,他们一定会把受你赞美的东西送给你的。若你不接受,他们会生气和产生反感的。
在巴林人家中做客,你在饭桌上吃得越多,主人会越高兴的。因为这样才真正表达出你喜欢主人做的饭菜,并满意主人对你的盛情欢迎之意。他们时间观念较强。他们一般对约会都习惯遵守时间,有按时赴约的传统。他们特别喜欢以猎鹰或马为闲聊谈论话题,因为这是他们非常喜爱的两种动物。
巴林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习惯先向客人问候,首先说:“阿萨拉姆·阿拉伊库姆”(你好),然后施握手礼并同时说:“凯伊菲·哈鲁克”(身体好)。他们在与亲朋好友相见时,习惯施拥抱和亲吻礼(既拥抱的同时与客人相互亲吻面颊)。但这仅限于男性之间。
巴林人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极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他们认为左手是下贱之手。所以用左手来递送东西或食物是极不礼貌的,有污辱人的意思。他们忌讳以酒、女人照片或女人雕塑为礼品相赠。因为这是违犯他们的教规的。他们对当众接吻极为反对。若被发现轻则会罚款,重则还要被判刑。
巴林人不喜欢与客人一起谈论有争议的中东政治问题。巴林伊斯兰教徒恪守教规,他们禁止饮酒,禁食猪肉,也不吃一切怪形食物;他们忌讳使用猪制品,也忌讳话题中谈论猪。
禁忌
斋戒、朝拜期间不要前往。最好于12月至次年4月往访。6月至10月又热又湿。食物几乎都是进口的,价格偏高。勿饮生水,淡化的海水约占二成,盐分仍较多,不适于饮用,以改饮矿泉水为宜。吃蔬菜务必洗净。
出入境注意事项,商人、旅游者都可在机场取得停留72小时的签证,费用是6美元。海关免税香烟4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半磅,酒2瓶。货币出入无任何限制。小费计程车10%。饭店、旅舍已附加10%于账单内。
中国从1956年起,与巴林开始有贸易往来。1976年和1978年由中国贸促会先后两次组织贸易代表团到巴林举办中国商品展销会,展销的商品有纺织品、丝绸制品、工艺产品、五金矿产产品、轻工业品、土畜产品、粮油制品、茶叶等,深受巴林人民的欢迎。
军事
巴林系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执行该委员会统一的防御政策。国王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实行志愿兵役制。武装部队总兵力11800人,其中陆军8500人,海军1000人,空军1500人,国民卫队等其他人员800人。巴林是美国第5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巴林国王哈马德2011年3月15日宣布,从即日起,在全国实施为期三个月的紧急状态。
巴林国王在紧急状态令中授予武装部队可以采取一切措施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巴林政府14日通过巴林通讯社发表声明说,应巴林政府要求,沙特和阿联酋的武装部队14日开进巴林,以帮助巴林“维护正处于危险之中的国家安全和秩序”。15日,巴林的反政府示威者和沙特部队发生冲突,导致一名巴林示威者和一名沙特士兵死亡。巴林国家电视台报道:“鉴于巴林目前持续的局势……哈马德国王宣布从周二开始,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为期三个月。”声明说,哈马德国王下令武装部队司令,利用军人、警察、国民警卫队及必要时“任何其他部队”,去恢复国家秩序。
声明里说的“其他部队”显然是指,由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派出的军队。
以沙特为首的波斯湾合作理事会周一派遣1000多名士兵到巴林,协助该国应付反政府示威。波斯湾合作理事会此举说明,该区域其他国家担心,巴林的示威活动会蔓延到邻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