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沙特阿拉伯王国-《史册》
第(2/3)页
外交立场
伊拉克问题:主张维护伊拉克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阿拉伯属性。支持伊政治重建进程,希望将各派都纳入该进程。支持打击破坏伊安全与稳定的恐怖活动,认为伊武装组织的行为不利于伊实现稳定和重建。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伊内政,呼吁伊周边各国遵守不干涉伊内部事务的原则。沙在2003年召开的马德里伊拉克国际捐助会议上捐款10亿美元。
巴勒斯坦问题:强调全面、公正解决巴以冲突是实现地区和平的唯一途径,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源是以色列对巴领土的占领。支持中东和平进程,呼吁重启“路线图”计划。要求以从所有阿拉伯被占领土撤军。2002年阿卜杜拉王储提出中东和平倡议,并成为同年阿盟首脑会议决议。沙特对2006年巴立法选举表示欢迎,呼吁国际社会尊重巴人民的选择和意愿,给哈马斯更多时间调整政策。沙反对孤立哈马斯政府,反对停止向巴提供援助,反对为哈马斯政府参与和谈预设条件。
伊朗核问题: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伊核问题。希望伊不发展核武器,与海湾国家一道致力于实现本地区无核化。希望伊遵守《联合国宪章》,并采取措施增进互信,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反对对伊朗进行制裁或动武,认为这会给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愿与伊在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进一步发展关系。
反恐问题: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国际现象,是极端思想的产物,不属于某一文明、宗教或民族。强调反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消除恐怖主义根源。2005年2月,阿卜杜拉王储在利雅得国际反恐大会上倡议成立国际反恐中心。
叙黎问题:谴责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事件,呼吁黎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通过对话解决分歧,避免分裂。沙为促进叙利亚与国际调查委员会合作积极斡旋,认为在最终调查结束之前不应对叙采取行动。
苏丹达尔富尔问题:欢迎苏丹政府为解决达尔富尔问题所采取的行动,强调反对任何对苏的武力干涉和制裁,希望国际社会给予苏足够的时间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避免使用可能导致问题复杂化的威胁。认为应集中精力解决达尔富尔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支持向该地区派遣维和部队。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支持建立包括海湾地区在内的中东无核区和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已加入《禁止使用化学武器条约》。要求以色列签署核不扩散条约,认为以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中东不稳定因素,国际社会应对以施压。
国际油价:强调奉行平衡的石油政策,承诺保证石油供应。认为国际油价维持高位的原因并非市场原油短缺,而是炼油能力不足。呼吁主要石油消费国减少石油税收以使消费者受益。
关于当前黎以、巴以冲突:谴责以色列对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暴力行动,要求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制止以暴行,强调大国应负起政治责任,促使以和黎zhenzhu党立即实现停火,要求国际社会特别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向黎人民提供帮助。同时,沙明确宣布要区别不计后果的冒险行为与合法抵抗运动,反对激进组织的“盲动”将阿拉伯世界拖入危险境地。沙国王宣布向黎巴嫩人民捐赠5亿美元,向巴勒斯坦人民捐赠2.5亿美元,并指示向黎中央银行存入10亿美元,以支持黎经济。
对外关系
国家 建交时间 双边贸易额(美元)
英国 1927年 1998年220亿里亚尔
法国 1936年 1997年137.88亿里亚尔
德国 1997年29亿
日本 1954年
中国 1990年 2011年644亿
美国 1994年
2000年,沙特与埃及、叙利亚等国的关系进一步发展。2月,沙特王储兼副首相、国民卫队司令阿卜杜拉访问了埃及、叙利亚和黎巴嫩,分别与三国总统举行了会谈,讨论了恢复中东和谈、加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与协调,以及沙与三国的双边关系等问题。6月,阿卜杜拉王储访问埃及。7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问沙特,会见了法赫德国王和阿卜杜拉王储,以协调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立场。2月,叙利亚外长沙雷访问沙特,分别会见了法赫德国王和阿卜杜拉王储,并同沙外交大臣费萨尔共同主持了沙-叙混委会会议。7月,沙特王储阿卜杜拉访问叙利亚,与巴沙尔总统举行了会谈。10月,沙特王储阿卜杜拉出席在开罗召开的阿盟特别首脑会议。2001年,沙特与埃及、叙利亚等国的关系进一步发展。1月、5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两次访问沙特,与沙就双边关系及地区形势进行讨论;7月,沙王储阿卜杜拉访埃,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就加强双边关系及建立中东和平举行会谈;2001年1月,沙特第二副首相兼国防航空大臣苏尔坦访问叙利亚,会见了巴沙尔总统;2月,叙利亚总统访沙,两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和陆路交通协议;9月,叙利亚总统再次访沙,与沙特国王就加强双边关系及有关地区和国际形势交换了看法;4月、5月黎巴嫩总理两次访沙,与沙方就双边关系及地区形势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2002年,沙特与多个阿拉伯国家就地区热点问题不断进行协调与磋商,高层互访不断,阿拉伯大国地位凸显。1月,约旦首相拉吉卜访问沙特;2月,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访沙,同沙王储阿卜杜拉就中东问题举行了会谈;3月、8月,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两次访问沙特,与沙方就中东和平问题举行会谈;9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沙,与沙王储就伊拉克问题、巴以形势等进行了磋商;11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访沙,与沙方就中东问题举行了会谈。同年3月,阿卜杜拉王储出席在黎巴嫩举行的阿拉伯首脑会议,其中东和平建议获一致通过;5月,阿卜杜拉王储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叙利亚巴沙尔在埃及举行的三方首脑会,呼吁以色列以土地换和平;7月,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访问叙利亚和黎巴嫩,向两国领导人通过中东和平进程纽约四方会议情况;7月,沙王储阿卜杜拉访问埃及,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就加强双边关系及中东和平进程举行会谈。
沙美关系
两国签有《共同防御协定和吉达机场租借权协定》。海湾危机发生后,沙美关系加强。海湾战争后,沙同美就海湾地区战后安全安排和召开中东和会问题相互协调立场。1990年海湾危机以来,沙同美先后签订购买价值约300亿美元的武器合同。美是沙第一大贸易伙伴,沙是美第一大石油供应国,1999年,双方贸易额约为168亿美元。近些年来,沙美高层往来不断。1998年,美副总统戈尔访沙,美参谋长联席会议zhuxi亨利·谢尔顿和国防部长也分别访沙。同年9月,沙特王储访问美国,会见了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沙美双方发表了联合公报。1999年,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国防部长科恩访沙。美国能源部长理查森访沙,并签署了两国在能源领域进行投资与技术合作的协议。11月,沙第二副首相兼国防与航空大臣、军队总监苏尔坦访美。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会见了苏尔坦,美国防部长科恩同苏尔坦举行了会谈。
2000年9月,沙特王储阿卜杜拉访问美国,与克林顿总统就中东形势及双边关系等举行了会谈。2月,美国能源部长理查森访沙,会见了阿卜杜拉王储、外交大臣费萨尔和石油大臣纳伊米。4月和11月,美国防部长科恩两次访沙。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因主谋者本·ladeng拥有沙特阿拉伯国籍,沙美关系十分尴尬。同时也受各国媒体的关注。2001年双方重要往来有:2月,美国务卿鲍威尔访沙;4月,美中央司令部司令托米上将访沙;同月,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副zhuxi访沙;9月13日,法赫德国王致电美国总统,对“9·11”事件受害者表示慰问并谴责恐怖事件;20日,沙外交大臣费萨尔访美,与美就反恐问题进行磋商;22日,沙协商会议副zhuxi访美,就“9·11”事件及沙反恐立场向美通报,支持美的反恐斗争;10月,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问沙特并会见法赫德国王和阿卜杜拉王储;11月,沙外交大臣费萨尔访美,布什总统会见。
2002年8月,“9·11”事件后第一年,两国关系走入低谷。2002年双方重要往来有:4月,沙特王储阿卜杜拉访美国,向美总统布什就中东问题提出8点和平计划;6月,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访美,布什总统会见。3月,美国财政部长保罗和美国副总统切尼分别访沙;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伯恩斯访沙,法赫德国王会见。两国领导人还多次出面驳斥媒体有关沙美关系陷入危机的报道,互通电话、信函,强调双方盟友关系。
沙欧关系
2001年,沙特同英、法、德等西方国家的关系继续发展。
英是沙第二大商品供应国和第三大投资国,在沙有合资企业90多家,总投资额35亿美元。1999年2月,沙英商会成立。2000年6月,沙英投资论坛在伦敦举行。4月,英国国防大臣霍恩访沙,法赫德国王和阿卜杜拉王储分别会见了霍恩,苏尔坦亲王与霍恩举行了会谈。6月,利雅得地区埃米尔萨勒曼访问英国,伊利莎白二世女王会见了萨勒曼。2001年6月,沙外交大臣访英,与英方就双边关系及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举行会谈;7月,英国皇家海军舰队与沙皇家海军部队在吉达举行为期两天的军事演习;10月,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沙特,法赫德国王会见。
两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至98年,法在沙投资达20亿法郎,共有67个合资项目。法每年进口沙原油25亿美元,占法消费量的1/4;向沙出口16亿美元的工业设备、食品等。2000年2月,法国外长费德林访问沙特,与法赫德国王、阿卜杜拉王储、费萨尔外交大臣和萨勒曼亲王分别进行了会晤或会谈。6月,法国防部长里查德访沙,同第二副首相兼国防航空大臣苏尔坦举行了会谈。2001年6月,阿卜杜拉王储访问法国,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就双边关系及中东形势交换意见;10月,法国外长韦德里纳访问沙特,会见了阿卜杜拉王储。
德国是沙特在欧盟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1997年,双边贸易额为29亿美元,沙向德出口8.45亿美元,从德进口20.60亿美元,德在沙合资企业总投资约为4亿美元。2000年5月,沙特高教大臣安卡利访问德国,双方签署了两国教育和科技人员往来协定。2001年10月,德国外长访沙,与沙外交大臣费萨尔就中东局势和阿富汗问题交换了意见。
此外,沙特与欧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2001年4月,欧盟贸易专员拉米访沙,与沙方就沙加入WTO问题举行会谈;9月,欧盟代表团访沙,与沙特王储就双边关系及中东形势进行会谈。2002年2月,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访问沙特,与阿卜杜拉王储举行会谈,讨论其提出的中东和平方案;6月,沙王储阿卜杜拉与索拉纳再次举行会谈,强调沙坚持中东和平进程必须以沙和平计划为基础。
沙日关系
2000年2月,两国有关续签日在沙科中立区的阿拉伯石油公司开采权合同的谈判历时两年多后,最终仍破裂,但双方均表示,这将不会影响两国关系。沙是日本主要原油供应国。沙特出口的原油占日本石油消费量的24.8%,日本精炼油的13.4%来自沙特。1998年日本平均每天从沙进口116万桶原油。日本是沙第二大贸易和投资伙伴,1997年,双边贸易额达465亿里亚尔,其中沙向日出口约390亿里亚尔。在沙有33个日沙合资企业,总投资额为176亿里亚尔。2001年9月30日,日本首相特使访沙,向沙方通报了日对“9·11”后国际形势的看法。
沙阿富汗关系
沙曾是世界上与塔利班政权有外交关系的三个国家之一,“9·11”事件后,沙断绝了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关系。塔利班政权倒台后,沙特为保持在阿的传统影响力,沙积极谋求在阿重建中发挥作用,在国际援阿重建会议上,许诺向阿临时政府提供2亿多美元的经济援助。2002年1月,阿富汗临时政府总理卡尔扎伊抵沙朝觐,与沙国王法赫德、王储阿卜杜拉举行了会谈,寻求沙对阿新政府的财政支持;7月,沙特向阿富汗提供13卡车价值100万美元的药品,后沙又向阿提供了1000万美元食品、药品及衣物;9月,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访沙,与沙方商谈沙对阿援助及在阿被捕的沙籍人员的安排问题。
沙伊关系
沙特与伊朗关系继续改善。2002年8月,沙外交大臣费萨尔访伊,与伊方就两国关系、巴勒斯坦问题等举行了会谈;9月,伊朗总统哈塔米访沙,与沙方就伊拉克局势及伊沙关系交换了意见。
2016年1月3日,沙特阿拉伯宣布与伊朗断交。1月2日晚,伊朗示威者因为一名什叶派宗教人士被沙特处决,冲击了沙特阿拉伯驻德黑兰的使馆。示威者向沙特驻伊大使馆投掷燃烧物,导致使馆内部起火燃烧。
沙特外交部长Adel al-Jubeir要求伊朗外交官必须在48小时内离开沙特阿拉伯。
2023年3月,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
2023年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三方联合声明在北京发表。三国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强调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双方同意两国外长举行会晤,启动上述工作,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三国均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2023年4月6日,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在北京会晤,讨论重开大使馆的步骤和其他双边问题并发表联合声明。
沙卡关系
1992年9月30日,沙特与卡塔尔发生武装冲突。卡宣布中止1965年两国边界协议,两国关系一度恶化。同年12月19日,经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调解,卡、沙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解决沙、卡边界分歧协定”。卡遂于12月24日宣布取消中止1965年两国边界协定的决定,沙、卡关系得到明显改善。1997年,埃及抵制在卡塔尔召开的中东经济首脑会议,两国因此发生了新闻战,经法赫德国王从中斡旋,埃、卡决定终止两国新闻战,并实现和解。1998年5月,卡塔尔外交大臣访沙。11月,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访问卡塔尔,参加在多哈召开的第十六届大马士革宣言国外长会议。1999年4月和6月,卡塔尔外交大臣两次访沙,转交了埃米尔给沙王储的信件。6月,沙卡最终确定两国边界。同月,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访沙,同法赫德国王、阿卜杜拉王储进行了会晤。2000年5月,沙特王储阿卜杜拉访问卡塔尔,与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举行了会谈,双方表示要加强业已存在的双边友好关系。2001年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3月,沙特外交大臣访卡,与卡塔尔签署边界最终协议;4月,卡塔尔埃米尔访沙,与沙方就加强双边关系等问题举行了会谈。
沙中关系
中国和沙特友谊源远流长。早在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的弟子就曾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传播伊斯兰教。公元15世纪,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过沙特。
2006年1月,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沙两国签署能源等领域合作文件。
2006年4月,zhuxi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期间,沙特政府向中国捐赠了5000万美元的现金和1000万美元的物资,是所有捐赠国家中捐赠数额最大的,各个阿拉伯国家的王室成员也积极组织捐款、义卖。
2008年6月,国家副zhuxi对沙特阿拉伯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建立了战略性友好关系。
2009年2月,zhuxi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
2012年1月,总理对沙特阿拉伯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
2013年4月,wenhuabu长率团出席了沙特“杰纳第利亚文化遗产节”开幕式暨中国主宾国活动;8月,沙特高教大臣安卡利出席了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