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以色列国-《史册》


    第(2/3)页

    国徽

    以色列国徽来自圣经中的七盏金灯台,在圣经中分别出自旧约《出埃及记》、《撒加利亚书》以及新约《启示录》。国徽上的造型取自《撒加利亚书》的描述(与出埃及记稍有不同,并不是一个而是七个,并且两边有橄榄树)。金灯台表征以色列是神在地上的见证。金表征神的神圣性情,撒加利亚书中说七灯台就是神的七眼。灯台两旁有橄榄枝,灯台上有金油留出到两枝橄榄枝,撒加利亚书中说是油的儿子,表征以色列圣殿重建时期的大祭司约书亚和省长所罗巴伯,分别据有祭司和君王这两种重要的职分。

    国歌

    《希望之歌》词作者是一位犹太拉比,曲作者为犹太人纳夫塔里·赫尔茨·伊姆贝尔。

    《希望之歌》采用犹太民族传统曲调谱成。这首歌原为犹太复国主义者的颂歌,在1897年第一届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上首唱。以色列建国后将其确定为国歌。歌词:藏于我心深处的,是犹太人的灵魂。朝向东方故国的,是凝望着锡安的眼睛。纵然两千年颠沛流离,希望仍未幻去,锡安与耶路撒冷,啊,我们会以自由之身重归故里。

    人口分布

    813万(2014年1月),其中犹太人约占75%,阿拉伯人20%,其他5%等。其中耶路撒冷市人口80.1万人,特拉维夫市人口40万人,海法市人口28万人.

    依据以色列人口统计处资料,直至2014年1月,以色列有813万人口,其中75%犹太人(多数是德系犹太人)、20%阿拉伯人、以及5%“其他”人种。在犹太人之中,有68%在以色列出生,通常是第二代或第三代的以色列人,而其他在外国出生的32%里则有22%来自欧洲、10%来自亚洲和非洲,包括了阿拉伯世界在内。

    以色列超过20万人的城市还有里雄莱锡安市,阿什杜德市,佩塔提克瓦市,贝尔谢巴市,内坦亚市,霍隆市.

    直到2014年,有超过35万名以色列公民住在西岸地区的各种定居点,有的已经形成了城市规模,其中有3个已经人口在3万人以上,已经获得了城市地位,像阿里艾勒市-城市里还有一所全国性的大学。包括许多早在1948年战争前便已建立、在六日战争后又重新驻扎的定居点。大约有30万名以色列公民住在耶路撒冷东部,那里自从六日战争以来便一直为以色列所占领。原本还有大约8,500名以色列人住在加沙地带的定居点,直到2005年以色列单边撤军,下令撤除那里的所有定居点为止。

    政治体系

    政体

    以色列是议会制国家,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负责制定和修改国家法律,对政治问题表决,批准内阁成员的任命并监督政府工作,以及选举总统和议长。议员候选人以政党为单位竞选。以色列没有宪法,只有议会法、总统法和内阁法等基本法。总统是象征性的guojiayuanshou,职能基本上是礼仪性的。议会有权解除总统职务。内阁向议会负责。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个具有完善的多党制的自由民主制国家,公民拥有各式各样的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

    宪法

    以色列没有正式的成文宪法,仅有《议会法》、《国家土地法》、《总统法》、《政府法》、《国家经济法》、《国防军法》、《耶路撒冷法》、《司法制度法》、《国家审计长法》、《人的尊严与自由法》、《职业自由法》等11部基本法。

    议会

    一院制议会,设有120个席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负责制定和修改国家法律,对重大政治问题表决,批准内阁成员并监督政府工作,选举总统、议长。议员由普选产生,选举采用比例代表制,候选人以政党为单位参加竞选,选民只需将选票投给各自支持的政党。获得2%以上选票的各政党根据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

    2013年1月22日,第19届议会经选举产生,由13个政党组成,其中利库德-“我们的家园以色列”竞选联盟31席,“未来”党19席,工党15席,“犹太家园”党12席,沙斯党11席,圣经犹太教联盟7席,“运动”党6席,梅雷茨党6席,联合阿拉伯名单4席,以色列共产党4席,巴拉德党3席,前进党2席。议长为尤利·埃德尔斯坦(YULIEDELSTEIN),2013年3月18日就任,来自利库德集团。

    2018年12月26日,以色列议会通过表决解散本届议会,并将新大选定在2019年4月9日。

    政府

    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或几个政党联合组成。议会选举结果揭晓后,总统在综合议会各党派意见基础上提名总理人选,授权其组阁。总理由成功完成组阁者担任。本届政府(第33届)于2013年3月18日成立,由利库德-“我们的家园以色列”竞选联盟、“未来”党、“犹太家园”党、“运动”党联合组成,在议会中占68席,包括总理和21位部长。

    截止2014年政府主要成员有:总理兼外长、公共外交和大流散事务部长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NETANYAHU);国防部长摩西·亚阿隆(MOSHEYA’ALON);通讯部长兼后方防卫部长吉拉德·埃丹(GILADERDAN);财政部长亚伊尔·拉皮德(YAIRLAPID);宗教服务部长、耶路撒冷兼大流散事务部长、经济部长纳夫塔利·本内特(NAFTALIBENNETT);公安部长伊扎克·阿罗诺维奇(YITZHAKAHARONOVITCH);司法部长齐皮·利夫尼(TZIPILIVNI)。

    司法

    司法机构由最高法院、地区法院和基层法院三级组成,此外,还有管辖交通、劳工和青少年的专门法院和不同宗教派别的宗教法院。

    最高法院具有终审权以及对控告政府、政府部长、所有公职官员或机构的案件的初审权等权力,同时承担最高审判庭职责。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根据一个由最高法院法官、律师协会会员和政界人士组成的特别委员会的推荐任命。法官为终身制,70岁退休。以色列的司法部门是由三层架构的法庭组成。在最低层次的是地方法院,分布于大多数的都市。第二层则是地区法院,同时负起上诉法院和地方法院的功能,分布于五座城市:耶路撒冷、特拉维夫、海法、贝尔谢巴、以及拿撒勒。

    最上层的法院则是以色列最高法院,位于耶路撒冷,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是DoritBeinisch。最高法院是最高的上诉法院,也身兼高等法院(HCQJ)的功能,高等法院主要是负责解决个别公民对于法院提出的请愿,对这些请愿的回覆通常是由政府部门进行(包括以色列国防军)。这样的请愿可能使得高等法院作出决定,指导政府部门改正行政的方式。

    一般的法官是由国会组成的委员会、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以色列律师行会的会员联合选出的。法律规定要求法官在70岁时退休。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由司法部长所批准,负责指派所有法庭的常务官员。

    宗教法庭(犹太教、伊斯兰、和基督教)则在婚姻的离婚判决上拥有独占的法律权利。

    政党

    以色列政党繁杂,且不断变化,主要有:

    (1)利库德集团(LIKUD):1973年9月由加哈尔集团、自由中心、拉姆党、人民党、国土完整运动等党联合组成。1977年首次在大选中获胜并执政。来自该党的贝京、沙米尔、内塔尼亚胡、沙龙曾先后出任总理。2005年8月,时任总理沙龙强力推行“单边脱离计划”,造成党内分裂,沙龙带领其支持者于11月退出利库德,另组前进党。同年12月,内塔尼亚胡再次当选利库德集团zhuxi并连任至今。2009年,利库德在第18届议会选举中获27席,成为议会第二大党并成功组阁。2013年,利库德在第19届议会选举中与“我们的家园以色列”党组成竞选联盟,共获得31席,内塔尼亚胡再次成功组阁,连任总理。

    (2)“我们的家园以色列”党(YISRAELBEITEINU):1999年成立的右翼政党,主要支持者是来自前苏联的犹太移民,zhuxi为阿维格多·利伯曼。2009年第18届议会选举中获15席,成为议会第三大党,并参加由内塔尼亚胡为总理的联合政府。2013年第19届议会选举中与利库德集团组成竞选联盟,共获得31席,加入政府。

    (3)“未来”党(YESHATID):2012年4月成立的世俗中间党派,主要支持者为中产阶级,zhuxi为亚伊尔·拉皮德。在2013年第19届议会选举中一举获得19席,成为议会第二大党,并加入政府,获得财政、教育、科技等5个部长职位。

    (4)以色列工党(ISRAELLABOURPARTY):前身是1930年成立的以色列工人党(“马帕伊”),1968年与部分小党合并后改称“以色列工党”。以色列建国后至1977年,该党曾长期连续执政。本-古里安、梅厄、拉宾、佩雷斯等多位总理均来自该党。2007年6月,埃胡德·巴拉克当选工党zhuxi。2009年,工党在第18届议会选举中获13席,成为第四大党。2013年,工党在第19届议会选举中获15席,未加入政府,成为最大反对党。现任zhuxi伊萨克·赫尔佐克。

    (5)“犹太家园”党(HABAYITHAYEHUDI-THEJEWISHHOME),2008年11月成立。在2009年第18届议会中获得3席,加入政府。在2013年第19届议会选举中获得12席,加入政府,党zhuxi纳夫塔利·本内特任宗教服务部长、耶路撒冷兼大流散事务部长和经济部长。

    (6)沙斯党(SHAS):1984年成立的代表东方犹太人的正教派犹太人政党。zhuxi为埃利亚胡·伊沙伊。在第18届议会选举中获11席,为第五大党。在2013年第19届议会选举中获得11席,成为反对党。

    政要

    现任总统:伊萨克·赫尔佐格(ISAAC HERZOG),1960年生于特拉维夫。毕业于特拉维夫大学法律专业。曾长期从事律师行业。2000年至2003年,担任禁毒局局长。2003年当选议员。2005年至2011年,先后担任住建部长,旅游部长,大流散、社会和反犹主义斗争部长,福利和社会服务部长。2013年当选工党zhuxi,成为反对派领袖。2015年,组建犹太复国主义联盟,连任反对派领袖。2018年,辞去反对派领袖和议员职务。2021年6月起,任以色列第11任总统,任期7年。

    现任总理:纳夫塔利·本内特(NAFTALI BENNETT),1972年生于海法,毕业于耶路撒冷名校希伯来大学法律专业。曾在美国、以色列经商。2013年当选犹太家园党zhuxi。2013年当选议员。2013年至2018年,先后任经济部长兼宗教事务部长、教育部长兼大流散事务部长。2018年成立新右翼党,2019年成立统一右翼党。2021年6月出任总理。

    经济

    综述

    以色列经济为混合型经济,工业化程度较高,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高附加值农业、生化、电子、军工等部门技术水平较高。以色列总体经济实力较强,竞争力居世界先列。以色列宏观经济发展较为稳定,经济增长率保持在3.5%以上。

    2021年,以色列国内生产总值为416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4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1%,失业率3.5%。

    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以色列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26位。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190个经济体中,以色列营商环境综合排名35位。

    农业

    以色列农业发达,科技含量较高,其滴灌设备、新品种开发举世闻名。农业组织结构以基布兹(最早形式是集体农庄,其中居民没有私产,没有工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均免费,后逐渐发展成为集体社区,现在也从事一些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和莫沙夫(通常是一个约60户人家的村庄,每户人家拥有自己的房屋和土地,自给自足)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蔬菜、柑橘等。粮食接近自给,水果、蔬菜生产自给有余并大量出口。

    以色列农业就业人口约占就业人口总数的1.5%。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蔬菜、柑桔等。粮食接近自给,水果、蔬菜生产自给有余,在国际市场上也颇具市场竞争力。出口农产品主要有椰枣、无花果、柑橘、菠萝、牛油果、新鲜蔬菜等。

    工业

    以色列主要发展能耗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注重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以色列的工业生产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还大量出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被淘汰,高科技或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成为发展重点。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军工、飞机制造、化工、电子和通讯设备、精密仪器和医用激光器材、太阳能利用、建材、纺织、造纸、钻石加工等。

    以色列政府鼓励工业研发投资,并通过法律支持工业研发和项目开发。政府对工业研发的支持主要在以下方面:安排专门预算扶持技术研发相关行业;为科学技术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通过增加高科技产品出口减少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