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1928年改行君主制,1928年9月索古又把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改为王国,自封国王索古一世。 他的统治是残暴的,但他在经济和国民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1939年4月,索古为国王直至意大利入侵。索古为了反对南斯拉夫觊觎阿尔巴尼亚,与意大利签订了同盟条约。随之,从意大利那里得到了财政援助。他还鼓励意大利资本家到阿尔巴尼亚投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被意、德法西斯占领(1943年德国法西斯侵入)。
1939年4月8日,第二次大战爆发前5个月,意大利人一举占领了阿尔巴尼亚,迫使阿尔巴尼亚国王逃之国外。1943年,意大利战败后,德国人曾控制过这个国家一年多。
社会主义时期的阿尔巴尼亚
1944年10月20日,成立阿尔巴尼亚民主政府。
1944年11月29日,阿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夺取政权,并解放全国。
1945年,举行了选举,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领袖恩维尔·霍查获胜,成为政府首脑。
1946年1月11日,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68年,在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之后,阿尔巴尼亚退出了在1961年加入的华沙条约组织,与苏联彻底断绝关系。
1975年,阿尔巴尼亚面临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
1976年修改宪法,改称为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91年4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1978年,霍查在其著作《帝国主义与革命》中说:“毛思想绝不是马克思主义。”阿尔巴尼亚坚持拥护斯大林及其路线。
1979年1月,阿尔巴尼亚以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名义,为纪念斯大林诞辰一百周年举办了官方的、民间的庆祝活动。
阿尔巴尼亚从1978年起能自行生产农用拖拉机,1980年能够生产所需零配件的90%。
1981年12月18日,地拉那电台宣布:自1954年以来一直担任部长会议zhuxi,党的领袖恩维尔·霍查的左右手穆罕默德·谢胡因神经崩溃而自杀身亡。
1982年12月7日,阿尔巴尼亚又在勃列日涅夫的继承人尤里·安德罗波夫上台后发表的第一篇评论中表示:“地拉那不曾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发生过关系,也绝不会与安德罗波夫以及任何背信弃义的苏联领导人发生关系。”
1982年1月,霍查要求议会任命阿迪尔·查尔查尼代替谢胡担任部长会议zhuxi。查尔查尼在其声明中宣布:他将继续执行党的领袖霍查的“真正的马列主义路线”。恩维尔·霍查去世以后,新领导拉米兹继续着霍查的思想和政治路线。
1990年,阿尔巴尼亚自劳动党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拉米兹·阿利雅的政府开始推行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对自由经济、反对派、宗教、媒体的严厉管制逐渐放宽,开放曾封闭已久的国境和旅游业,与苏联和美国的外交关系恢复正常化,并先后于1990年7月和1991年3月15日与苏联和美国复交。
实行多党制初期的阿尔巴尼亚
1991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宣布放弃一党制,实行多党制。同年4月26日,改国名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是东欧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后一个结束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国家,并意味着阿尔巴尼亚结束了持续46年的极左斯大林主义-霍查主义统治。1992年,阿尔巴尼亚当局删除了阿尔巴尼亚国旗上象征共产主义的金边红色五角星。
但是在阿尔巴尼亚政府推行民主化之初,国家的经济问题依然严峻,而有组织犯罪加上与塞尔维亚的紧张关系,科索沃战争及难民等也曾经是阿国社会所面对的严重问题。阿尔巴尼亚政府正积极地处理过高的失业率、普遍的贪污、荒废的基础设施、强大的与高层政府官员有关联的有组织犯罪网络以及政敌的分裂,现在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1997年,阿尔巴尼亚因多个金字塔骗局组织破产,造成严峻的经济问题,发生大规模骚乱。民众认为政府无力解决问题,官员们更有可能是为了利益而成为骗局背后的推手。问题愈演愈烈,后来更演变成内战。动乱最终被由法国、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地利、丹麦等8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维和部队平息。
现今的阿尔巴尼亚
2009年4月1日阿尔巴尼亚同时与克罗地亚正式加入北约。
2009年4月28日阿尔巴尼亚总理贝里沙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向欧盟轮值zhuxi国捷克总理托波拉内克正式递交了阿尔巴尼亚加入欧盟的申请;
2009年底欧盟批准了阿尔巴尼亚的入盟申请。
2014年6月24日正式获欧盟批准成为候欧盟选国。
2021年6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选举阿尔巴尼亚、巴西、加蓬、加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当地时间2022年6月4日晚,巴伊拉姆·贝加伊(Bajram Begaj)以78票赞成票当选阿尔巴尼亚新任总统。
地理环境
位置
阿尔巴尼亚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南部,阿尔巴尼亚也会被当作为东南欧和南欧地区,北与黑山接壤、东北与科索沃接壤、东与北马其顿共和国接壤及南与希腊接壤,西与意大利隔海相望。亚得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组成了阿尔巴尼亚整个西部边界。它主要位于北纬42度和北纬39度之间,东经19度和东经21度之间。领土覆盖28,748平方千米(11,100平方英里),使阿尔巴尼亚成为世界上全球第144名面积大的国家。阿尔巴尼亚的海岸线长度是476 km(296 mi),并沿地中海在内的亚得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延伸。
阿尔巴尼亚最北端是北纬42°35'34的Vërmosh,最南端是北纬39°40'0的科尼斯波尔。 最西端是东经19°16'50'处的萨赞岛,最东端是东经21°1'26'处的Vërnik。
地形
最高点是科拉比山,海跋为2,764米(9,068英尺),第二高点是阿尔巴尼亚阿尔卑斯山的湖泊峰,海跋为2,694米(8,839英尺);而最低点是地中海,海跋为0米(0英尺)。从国土最东到最西的距离为148千米(92英里),从国土最北到最南的距离为340千米(211英里)。
尽管阿尔巴尼亚国土面积很小,但是国土内有很多由高山或高原、山谷、平原、峡谷和洞穴等各种自然特色。从地形上看,山脉从北向南延伸,分别有第拿里阿尔卑斯山,沙尔山脉,斯坎德培山脉,科拉比山脉在东部的品都斯山脉和位于里维埃拉沿西南部延伸的塞罗尼安山脉。
气候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阿尔巴尼亚全国一共分为五大气候类型。包括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副极地气候。由于阿尔巴尼亚西岸地区受亚得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的海风调节,冬季相对和暖而夏季也相对凉爽;另外因为阿尔巴尼亚的高地阻挡海风深入内陆地区,内陆地区的冬季十分寒冷而夏季又非常炎热。整个国家都处于中纬度上,四季分明。沿岸地区的气候通常是地中海气候,而在高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在西部低地和内陆高原,气温从北向南和东向西递增。中北部平地冬季平均最低气温约为0 °C(32 °F)左右,夏季平均最高气温约为24 °C(75 °F)左右;而在南部平地,冬季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5 °C(9 °F)左右,夏季平均最高气温约为30 °C(86 °F)左右。在夏季,全国温差普遍大于5 °C(9 °F),而冬季则略少。
阿尔巴尼亚每年平均降水量从1,000毫米(39.4英寸)到1,500毫米(59.1英寸)以下,南部的低地降水平均值较少,北部则较多。在冬季时降下阿尔巴尼亚全年约95%的雨或雪,北部和东部高山地带的降雨和雪日数相对较多,南部平地和西部沿岸地区降雨和雪日数相对较少,有时北部和东部山区或城镇会出现暴风雪天气,而西部沿岸地区则常受到寒潮所产生的猛烈西北风吹袭;在夏季时除北部山区以外的地区大多处于炎热和干燥状态(除了东部山区和相关城市外,例如佩什科比、科尔察、库克斯等),很少会出现降雨,且大多降雨为午后热对流活动所产生的短暂雷阵雨。虽然没有阿尔巴尼亚气象局官方完整的降水量资料和记录,但估计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差异很大,年平均值可能约为1,800毫米(70.9英寸),并且可能高达2,550毫米(100.4英寸)。然而,第拿里阿尔卑斯山的西部是欧洲最潮湿的地区之一,每年降水量可以高达3,100 mm(122.0英寸)。沿岸地区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也可以很大,中部高地的降水量少于北部高地。地形差异造成不同地方降水量广泛的变化,但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是任何地区最一致的,呈冬季多雨雪夏季干燥少雨型态。2009年,科罗拉多大学的考察团队在第拿里阿尔卑斯山内发现了四个小冰川。这些小冰川在2,000米(6,600英尺)的相对较低的海跋形成,对于这样的中纬度地区来说在此海跋出现冰川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水文
阿尔巴尼亚的水文网络和水资源包括南欧最大和最古老的数个淡水湖,并有两个跨国湖泊(斯库台湖和奥赫里德湖)。斯库台湖是阿尔巴尼亚面积最大的湖泊,位于阿尔巴尼亚西北部,面积为370 km2(140 sq mi)和530 km2(200 sq mi),斯库台湖其中三分之一部分属于阿尔巴尼亚,其余部分则属于黑山,阿尔巴尼亚的斯库台湖与黑山共同管辖。斯库台湖是东南欧之中最大的湖泊。而阿尔巴尼亚东南部的奥赫里德湖与马其顿共和国共同管辖,奥赫里德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位于马其顿和希腊边界三角洲的普雷斯帕湖是巴尔干半岛海跋最高的湖泊,其海跋为853米(2,799英尺)。阿尔巴尼亚有一个密集的河流网络,大约有152条河流和溪流,形成了从东向西流向亚得里亚海的至少8条大型河流,当中包括了德林河,维约萨河,什昆宾河,奥苏姆河,马蒂河、埃尔曾河、凡河 and 塞曼河这8条河流。
自然资源
阿尔巴尼亚主要依靠水电,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电生产国之一,按水电来源(占总量的百分比)计算。而且全国约95%的能源生产皆由水电站提供。当中有Fierza、Koman、Skavica及Vau iDejës位于德林河。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河流在全国电力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地政府已经讨论了在靠近黑山边界的一带地区共同建造一座核电厂的可能性,虽然这个计划收集了不少资料但因为邻近黑山一带地震频仍而造成批评。2009年2月,意大利公司Enel宣布计划在阿尔巴尼亚建设一座800兆瓦的燃煤电厂,以实现电力来源多元化。
阿尔巴尼亚Devoll水电公司,由挪威挪威国家电力公司 ( Statkraft )拥有和经营,目前在德沃尔河附近建造两座水力发电厂Banjë和Moglicë。预计完成后,Moglicë水电站将成为世界上海跋最高的水电站。“德沃尔水电项目”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水电投资之一。预计这两座发电厂将于2016年和2018年竣工。建成后,年产量将达到729吉瓦时,阿尔巴尼亚的水力发电量将增长近17%。
行政区划
区划
阿尔巴尼亚总共有28,748平方千米(11,100平方英里),分为12个州(“阿尔巴尼亚语:Qarqe”)。 这些州是阿尔巴尼亚行政区划的政区,下级行政区为61个市镇(“ Bashkia”)。到了2000年,36个地区交由阿尔巴尼亚12个州所管辖(“ Rrethe”)。
这12个州份于2000年7月31日成立,以取代36个地区。阿尔巴尼亚政府自2015年起开始实施新的行政区划,符合城市规模的城市数目减少至61个,而农村地区(“ Komuna”)被废除。规模较小的城市划分为社区或村庄(“ Lagje”或“Fshat”)。全国共有2980个村庄或社区,以前被称为地方(“ Lokalitete”)。城市是阿尔巴尼亚地方治理的第一级行政区,以便于地方政府管埋和负责当地的事务。阿尔巴尼亚政府实施新的行政区划法是作为改革城市和农村行政管理的一部分,近年该国的主要的城镇中心地段经过地方政府的重新设计和改良,并把昔日共产时期所兴建的过时失修建筑物拆卸和重建;以及残破不堪的灰色外墙涂上彩色油漆,借此反映当地独特的地中海建筑风格和提升城市活力。
地图 州份 州府 人口 (2016) 面积 (km)
1 培拉特州 (Qarku i Beratit) 培拉特 139,815 1,798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