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黑山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黑山共和国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一月平均气温-1℃,七月平均气温28℃。年平均气温13.5℃,谷地气候温和,但较高的地区气候恶劣,许多高山全年大部分时间积雪,在一些较为阴冷的谷地冰雪不溶化。采蒂涅的年降水量超过3800毫米,全年都有降水,其中秋季降水集中。

    黑山共和国年平均降水量为1798毫米。冬季寒冷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气候依地形自南向北分为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山地气候。

    自然资源

    黑山森林和水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54万公顷,约占黑山总面积39.43%。铝、煤等资源储藏丰富,约有3600万吨铝土矿石和3.5亿吨褐煤。

    国家象征

    国名

    黑山(黑山语:Црна Гора/Crna Gora,即“黑色的山”),名称来源于洛夫琴山,该山是其历史中心。是与土耳其数世纪斗争的中心。台湾译名是门的内哥罗/蒙特内哥罗或门得内哥罗,

    国旗

    黑山国旗黑山国旗启用于2004年7月12日。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为前黑山王国国旗改造而成。红色旗面,四边镶有金边,中央为“双头鹰”。鹰胸前的金狮子是黑山古王朝的象征。

    国徽

    黑山国徽黑山国徽为一头金色振翅的双头鹰,象征政教合一。胸前的盾上绘有一只迈步的狮子,是耶稣基督复活的象征。鹰头上有王冠,两爪持王球和权杖。国徽图案始于1481年。南斯拉夫王国时期改用王国的国徽。共产党执政时期采用了苏联式的国徽,双头鹰被洛夫琴山所取代。南斯拉夫解体后,恢复了双头鹰徽。国徽于2004年7月12日启用。

    国歌

    黑山(2)《啊,五月的清晨》。这首歌原来是流行在黑山地区的民歌,1863年时名称为《啊,英雄的清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当时意大利扶植的法西斯傀儡政府总理塞库勒·德尔耶维奇改写了歌词,并定为当时傀儡国家的国歌。2006年,黑山宣布独立后,重新被定为国歌,由于歌词作者是和纳粹合作,犯有战争罪行,所以这首歌也受到一些人的批评。

    黑山国歌中文大意:

    啊,五月的清晨

    我们的母亲黑山

    我们是你山岩的子弟

    是你荣誉的保卫者

    我们爱你,巍峨的山地

    你那岿立的峡谷

    从来也不屈从

    捆绑奴隶的锁链

    当我们的统一长上翅膀

    飞向洛夫琴山顶

    定会骄傲地庆祝

    我们亲爱的祖国

    我们波涛的大河

    流向两个海洋

    将我们的声音带给大洋

    黑山会永存。

    国石

    国石珊瑚,珊瑚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宝石级珊瑚为红色、粉红色、橙红色。红色是由于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海水中1%左右的氧化铁而形成的,黑色是由于含有有机质。

    国鸟

    胡秃鹫胡秃鹫,学名:Gypaetus barbatus,雄鸟体长95~125厘米,雌鸟体长1~130厘米,翼展约235至280厘米,它们的体重约5至7公斤。全身羽色大致为黑褐色。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胡须而得。头灰白色,有黑色贯眼纹,向前延伸与颏部的须状羽相连。后头、颈、胸和上腹红褐色,后头和前胸上有黑色斑点。栖息在海拔500~4000米山地裸岩地区。

    国籍

    黑山不承认双重国籍。黑山实行血统与出生地相结合的国籍政策。如婴儿出生之日父母双方或单亲(父亲或母亲)具有黑山国籍,或父母一方具有黑山国籍、另一方为无国籍人,则无论其出生地点何处,该婴儿具有黑山国籍。

    根据黑山国籍法的规定,年满18岁的外国公民可申请获得黑山国籍,但需获得黑山有效居留并连续在黑山居住5年及以上、具有合法的生活费用来源、向原国籍国提出退籍申请并掌握黑山语言。

    人口

    黑山共和国全国总人口约62.2万(2020年1月)。黑山族占45%、塞尔维亚族占29%,波什尼亚克族占8.6%,阿尔巴尼亚族占4.9%。

    经济发展

    概况

    旅游业和制铝工业是黑山经济支柱,前南斯拉夫解体后,黑山因受战乱、国际制裁影响,经济一路下滑。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改善及各项经济改革推进,经济逐步恢复,总体呈增长态势。黑山政府将旅游、能源、农业、基础设施作为重点领域,重视改善投资环境和吸引外资。

    2020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41.9亿欧元(预估)。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5.4%(预估)。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736欧元(预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