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史册》


    第(2/3)页

    首都萨拉热窝,位于波黑的东部的波斯尼亚河上游,群山环绕,气候温和。建于1263年,1914年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92年~1996年卷入波黑战争。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保存了大量土耳其时代的建筑,新城区为现代化都市。人口27万人(2016年)。

    国家象征

    国名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英语:Bosnia and Herzegovina;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Bosna i Hercegovina;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版):Босна и Херцеговина)简称波黑。

    “波斯尼亚“得名于“波斯尼亚河“,塞尔维亚语意为“寒冷“或“清澈“;黑塞哥维那“源自古高地德语,意为“公爵“。

    国旗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国旗是长方形的,长宽之比为2:1。蓝色旗面,图案为金黄色大三角形,沿三角形的一条边还有一排白色星星。大三角形的三条边象征组成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的三个主要民族,即musilin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金色即太阳之光辉,象征着波黑人民心中充满希望。蓝底色和白色五角星象征着欧洲,标志着波黑是欧洲的一部分。这面国旗采用于1998年2月10日。

    国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国徽图案与国旗相同。启用于1998年2月10日。国徽为蓝盾。一道白色的宽条斜贯盾面,上下各有三朵黄色百合花点缀盾面。黄色三角形代表组成国家的三个地区,也代表太阳,象征对和平的渴望; 蓝色和星星象征这个国家与欧洲、欧洲联盟以及欧洲议会的关系。

    人口民族

    据2013年10月的波黑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波黑人口为353.1万,其中波黑联邦占62.8%,塞族共和国占34.8%,布尔奇科特区占2.4%。主要民族为:波什尼亚克族约占50.11%;塞尔维亚族约占30.78%;克罗地亚族约占15.43%。

    2016年,波黑人口353万。主要民族为:波什尼亚克族,约占总人口50.1%;塞尔维亚族,约占总人口30.8%;克罗地亚族,约占总人口15.4%。3族分别信奉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

    根据世界银行网站数据,2017年波黑人口为350.7万。由于低出生率和人口流失,人口减少趋势不断扩大。波黑是欧洲城镇化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约60%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

    报告显示,波黑总人口353万,其中女性占比50.94%,男性占49.06%。分实体看,波黑联邦人口222万,占总人口63%,塞族共和国有123万人,占总人口35%,布尔奇科特区有8万人,占总人口的2%。

    从民族属性看,波黑全境登记为波什尼亚克族的居民约占总人口的50.11%,塞尔维亚族占30.78%,克罗地亚族占15.43%。另有0.77%的居民根据法律规定选择了不申明其所属民族。分实体看,穆克联邦以波、克两族人口居多,三个主体民族占比情况为:波族70.4%、克族22.4%、塞族3.6%。塞族共和国以塞族居民为主,三族占比情况为:塞族81.51%、波族13.99%,克族2.41%。在布尔奇科特区,三族占比情况分别为:波族42.36%、塞族34.58%、克族20.66%。

    从宗教派别看,普查结果显示波黑有50.7%的人信仰伊斯兰教,30.75%信东正教徒,15.19%信天主教徒。

    从母语种类看,普查中52.86%的居民登记为讲波斯尼亚语,30.76%的居民登记为讲塞尔维亚语,14.6%的居民讲克罗地亚语。

    波黑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8.9人。其中人口密度最低的区县为塞族共和国境内的东德尔瓦尔,每平方公里仅1.05人,位于首都萨拉热窝的“新萨拉热窝”区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7,085人。

    从分布上看,波黑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有萨拉热窝(27.6万)、巴尼亚卢卡(18.5万)、图兹拉(11.1万)、泽尼察(11.1万)、比耶利纳(10.8万人)和莫斯塔尔(10.6万)。

    受教育程度方面,波黑人口中的21.4%有小学文化水平,51.1%中学文化水平,3.2%专科毕业,9.6%大学毕业。文盲占总人口数的2.82%。

    从婚姻状况看,波黑有27.15%人口未婚,58.88%已婚,3.38%离婚,10.59%鳏夫或寡妇。

    波黑有36.3万户人家从事农业活动,占居住户总数的31.44%。其中波黑联邦有21.7万农户,塞族共和国14.1万农户,布尔奇科特区4704户。

    波黑劳动力人口中,就业人口占75.88%,失业人口占比24.12%(其中曾就业人口占12.94%,无工作经历人口占11.18%);非劳动力人口中,学生占17.06%、退休人员占37%、居家工作者占27.4%、无工作能力者占3.9%。29.4万被调查者登记有健康问题。

    本次人口统计是在欧盟等国际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由于对统计方法的争议,波黑塞族共和国不接受波黑国家统计局的人口统计结果,拟经实体议会批准后,另行公布自己的人口统计结果。

    政治体制

    政体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zhuxi团由三人所组成,每人各属一个民族(波什尼亚克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任期为四年,四年中每人轮流就任八个月zhuxi团zhuxi的职位。zhuxi团成员由人民直选,其中波黑联邦选出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成员,塞族共和国选出塞尔维亚人成员。

    zhuxi团提名部长会议zhuxi,由议会通过。部长会议zhuxi负责任命各部长。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议会拥有立法权,分为两院:人民院有15名成员,每个民族各5名;代表院有42名代表,三分之二来自波黑联邦,三分之一来自塞族共和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议会宪法法院掌握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全国的最高司法权,由9名法官组成,其中四人为波黑联邦所选出,二人由塞族共和国选出,三人由欧洲人权法院选出,并且不能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或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邻国的公民。

    宪法

    1995年11月,代顿协议为波黑制定新宪法。新宪法规定:波黑的正式名称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什尼亚克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三个民族为主体民族;波黑由波黑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波黑设三人zhuxi团,由三个主体民族代表各1人组成,zhuxi团成员分别由两个实体直接选举产生。

    议会

    波黑议会由代表院和民族院组成,任期4年。2018年10月,波黑举行全国大选。新一届议会代表院于2018年12月成立,民族院于2019年2月成立。代表院由3个民族的42名代表组成,其中28名来自波黑联邦,14名来自塞族共和国。代表院议员按比例制产生,设zhuxi1人,副zhuxi2人,分属3族。zhuxi一职由本院zhu席团3名成员轮流担任,每8个月轮换一次。本届zhu席团成员为巴基尔·伊泽特贝戈维奇(BakirIZETBEGOVIĆ,波族)、德拉甘·乔维奇(DraganČOVIĆ,克族)和尼科拉·什皮里奇(NikolaŠpirić,塞族)。民族院设15个席位,由波黑联邦的10名代表(波族、克族各5名)和塞族共和国的5名代表组成。民族院议员由波黑联邦议会民族院和塞族共和国人民议会根据主体民族比例和大选结果推选产生。zhu席、副zhu席轮值方式与代表院相同。本届zhu席团成员为戴尼斯·兹维兹迪奇(DenisZVIZDIĆ,波族)、内博伊沙·拉德马诺维奇(NebojšaRADMANOVIĆ,塞族)和博尔娅娜·克里什托(BorjanaKRIŠTO,克族)。

    政府

    波黑政府称部长会议,由部长会议zhu席和部长组成,任期4年。部长会议zhu席由zhu席团任命,经议会代表院批准。部长由部长会议zhu席任命。2019年12月成立新一届部长会议,zhu席为佐兰·特盖尔蒂亚(ZoranTEGELTIJA,塞族)。部长会议成员有:副zhu席兼外交部长比塞拉·图尔科维奇(BiseraTURKOVIĆ,女,波族),副zhu席兼财政部长弗耶科斯拉夫·贝万达(VjekoslavBEVANDA,克族),外贸和经济关系部长斯塔沙·科沙拉茨(StašaKOŠARAC,塞族),民政部长安基察·古黛列维奇(AnkicaGUDELJEVIĆ,女,克族),交通通讯部长沃因·米特罗维奇(VojinMITROVIĆ,塞族),安全部长塞尔莫·齐科蒂奇(SelmoCIKOTIĆ,波族),司法部长约西普·格鲁贝沙(JosipGRUBEŠA,克族),国防部长西费特·波季奇(SifetPOĐIĆ,波族),人权和难民部长米洛什·卢契奇(MilošLUČIĆ,黑山族)。

    司法

    波黑设宪法法院和国家法院。宪法法院是裁决2实体之间以及2实体内部各机构间纠纷的唯一法律授权机构,拥有终审决定权。宪法法院由9名法官组成,法官任期5年,其中4人由波黑联邦代表院选出,2人由塞族共和国议会选出,其余3人由欧洲人权法院院长推选,但不能是波黑或波黑邻国的公民。宪法法院院长瓦莱里娅·加利奇(ValerijaGALIĆ,女)。国家法院院长兰科·代贝韦茨(RankoDEBEVEC)。2实体分设波黑联邦最高法院和塞族共和国最高法院。

    政党

    波黑实行多党制。主要政党有:

    (1)民主行动党(Stranka Demokratske Akcije):1990年5月成立。zhu席巴基尔·伊泽特贝戈维奇。

    (2)独立社会民主人士联盟(Savez Nezavisnih Socijaldemokrata):1996年3月成立。zhu席米洛拉德·多迪克。

    (3)波黑克罗地亚族民主共同体(Hrvatska Demokratska Zajednica BiH):1990年8月成立。zhu席德拉甘·乔维奇。

    (4)民主阵线党(Demokratska Fronta):2013年4月成立。zhu席热利科·科姆希奇。

    (5)争取波黑更美好未来联盟(Savez za Bolju Budućnost BiH):2009年10月成立。zhu席法赫鲁丁·拉东契奇(Fahrudin RADONČIĆ)。

    政要

    zhu席团塞族成员:米洛拉德·多迪克(Milorad DODIK)。1959年生于巴尼亚卢卡市。独立社会民主人士联盟zhu席。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政治学院。曾任波黑塞族共和国人民议会议员、波黑塞族共和国总理、波黑塞族共和国总统等职。2018年11月当选波黑zhu席团塞族成员。

    zhu席团克族成员:热利科·科姆希奇(Željko KOMŠIĆ):波黑zhu席团克族成员。1964年生于萨拉热窝市。民主阵线党zhu席。毕业于萨拉热窝大学法学院。曾任萨拉热窝市议会zhu席、萨拉热窝市副市长、新萨拉热窝区区长等职。曾于2006年、2010年两次出任波黑zhu席团克族成员。2018年11月当选波黑zhu席团克族成员。

    zhu席团波族成员:舍菲克·扎费罗维奇(Šefik DŽAFEROVIĆ)。1957年生于扎维多维契市。民主行动党副zhu席。毕业于萨拉热窝大学法学院。曾出任波黑议会代表院议员,两次担任议会领导人。2018年11月当选波黑zhu席团波族成员。

    波黑部长会议zhu席(总理):博里亚娜·克里斯托(女)

    经济

    波黑在南斯拉夫时期便是联邦内较贫穷的地区之一,独立后又发生了内战,经济受到严重损害。战争结束后至今,波黑经济正在渐渐复苏,同时还要进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

    GDP (2008年)总量184亿美元,人均约0.48万美元。

    波黑货币为可兑换马克,曾经和德国马克保持一比一的汇率。德国马克由欧元所取代后,可兑换马克继续和欧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工业

    波黑的主要经济部门有农业及食品加工业、能源业、旅游业、林业和木材加工业、金属加工业等。2016年的工业产值为137.8亿马克,同比增长3.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6.1%。2016年波黑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电力160.88亿千瓦时,产煤1349万吨(土状褐煤720万吨,暗色褐煤629万吨)。

    农牧业

    波黑拥有发展多样化农业的自然条件,食品加工业传统悠久。波黑多山,农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42.2%,共约239万公顷,其中100万公顷为集约化农业耕地。波黑有104万公顷天然草地和牧场,35万公顷土地专用于果园、葡萄园以及用于种植生产医药保健品的草药和香料香草等。波黑奶制品、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具有出口欧盟资质。南部地区流行种植蜡菊等芳香植物。

    2014年波黑主要牲畜存栏量:牛44.4万头,羊109.9万头,猪53.3万头,家禽2066.4万只。2014年波黑主要农产品产量:小麦17万吨,玉米79.8万吨,土豆30万吨。

    服务业

    2016年服务业登记从业人数为24.83万人,服务业产值165.85亿马克,约占国内生产总值55.47%。具体服务门类包括信息通讯、金融保险、文娱休闲和健康产业等。

    旅游业

    2016年入境旅游人数114.8万人次,同比增长11.6%,过夜天数237.6万天,同比增长10.9%。游客主要来自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土耳其、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其中,中国游客13266人次,同比增长33.4%。旅游设施主要有旅馆、浴场、私人小旅馆、汽车宿营地、温泉和疗养地等。主要旅游点是萨拉热窝、巴尼亚卢卡和莫斯塔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