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泰王国-《史册》
第(2/3)页 2014年5月,陆军司令巴育宣布发动军事政变,称为了避免更多人员伤亡以及局势升级,军方从看守政府手中接管权力。
交通:
铁路
泰国铁路系统相对较落后,据泰国交通部统计,2020年泰国铁路网里程约4952千米,其中:4736千米为米轨铁路,覆盖全国47府;151千米为城市轨道交通,集中在曼谷及周边。4条主要铁路干线以曼谷为中心向北部、东部、南部及东北部延伸。
从中国云南昆明连接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铁路大部分路段由现有的铁路联接而成。2014年12月,中泰双方签订《开展铁路基础设施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该项目采用中国标准设计建造,分两期执行。2017年12月21日,中泰铁路一期工程首段曼谷~呵叻段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公路
泰国的公路交通运输业较发达,公路网覆盖全国城乡各地,分为国道及附属公路,地方公路,特别高等级公路。据泰国交通部统计,2020年泰国全国公路总里程约70.22万千米,其中:国道及附属公路10.05万千米,地方公路60.15万千米,特别高等级公路225千米。
与中国及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情况如下:
与中国:主要通过“昆曼公路”前往中国。(1)R3A线路:泰国曼谷—老挝—中国昆明,全长约1880千米;(2)R3B线路:泰国曼谷—缅甸—中国昆明,全长约1850千米。
与老挝:有11个府与老挝接壤,陆路口岸14个(含跨湄公河水路口岸),主要可通过清莱、廊开、穆达汉、那空帕农等府的泰老友谊大桥前往老挝。
与缅甸:有10个府与缅甸接壤,陆路口岸3个,主要通过泰国达府美索口岸,清莱美塞口岸前往缅甸。
与马来西亚:有5个府与马来西亚接壤,陆路口岸9个,主要通过沙墩等5个口岸前往马来西亚。
与柬埔寨:有7个府与柬埔寨接壤,有陆路口岸6个,主要通过沙缴府口岸等前往柬埔寨。
水运
泰国的水运分为海运和河运两种。内陆水道长4000千米,湄公河和湄南河为泰国两大水路运输干线。全国共有47个港口,其中海港26个,国际港口21个。主要包括廉差邦港、曼谷港、宋卡港、普吉港、清盛港、清孔港、拉农港和是拉差港等。海运线可达中国、日本、美国、欧洲和新加坡。
空运
泰国航空业比较发达。航空客运已成为外国游客入境泰国的主要运输方式,乘飞机入境泰国的外国游客人数占入境泰国的外国游客总人数约80%。在货物运输方面,由于航空货运的费用较高,航空货运总额仅分别占国内货运比重和国际货运比重的0.02%和0.3%。
泰国全国共有57个机场,其中国际机场8个。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后,取代原先的廊曼国际机场,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国际航线可达欧、美、亚及大洋洲40多个城市,国内航线遍布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成都、汕头、香港等都有固定航班往返曼谷。
社会:
教育
简介
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为12年制,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中等专科职业学校为3年制,大学一般为4年制,医科大学为5年制。著名高等院校有:朱拉隆功大学、法政大学、农业大学、清迈大学、孔敬大学、宋卡纳卡琳大学、玛希敦大学、诗纳卡琳威洛大学、易三仓大学和曼谷大学等。此外,还有兰甘亨大学和素可泰大学等开放大学。
教育行政
根据1977年修订后公布的教育发展规划的精神,泰国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总方针在于发展现代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教育民众珍惜立宪民主原则,遵守宪法、政令、宗教传统和泰王旨意。
全国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有:(1)全国教育委员会,主管教育规划、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价。(2)教育部,主管全国教育发展、国际教育活动、文化事务与宗教团体教育机构。1964年以前,教育部只主管师范教育机构而不管大学。1965年初,初等教育机构由内政部及府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辖,教育部也不再管理。(3)高等教育办公室,负责全国各类型的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就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权力划分看,实行地方分权制。教育行政部门调拨教育经费给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学校单位。大部分教育经费出自国家的预算开支。不论是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均得到政府的资助,但政府拨给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较多。
泰国教育行政区大体上分为:泰北教育地区,泰东北教育地区、泰中部教育地区、泰南部教育地区。由于各区域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区域之间的教育水平相差较大。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人口也比较集中,教育发达,适龄儿童入学率最高,它是泰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科学的中心。泰北区主要为山地,所以教育较落后。
学制
学前教育为3~6岁;义务教育为7~13岁;中学教育为14~19岁;大学教育为20~23岁;研究生院阶段为24~26岁。
学前教育机构大多数由私人投资开办,政府只办少数示范性的学校。中学分初中、高中两段。在第六个教育发展五年计划期间,将增加正规初中130所、速成初中120所。高中包括普通高中及职业高中。在这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就学人数将从1982年的10505600人,增至1986年的11264600人(不包括开放大学生人数)。其中,高中人数将增迦8.2%,即从1982年的2052200人增至1986年的2729500人,达到15~17岁年龄组人数的31%左右。高等学校人数将增长6%,即由1982年的262400人增至1986年的327100人(不包括开放大学生人数),占18~23年龄组人数的5%左右。非正规教育预计1986年将有1253000人,增长17%左右。
科技
同步辐射光源研究所(SLRI)是泰国同步辐射光源的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它是在技术的苏兰拉里大学(SUT),在NakhonRatchasima,东北约300公里的曼谷。研究所,由科学技术部资助的(大多数),房子在南洋唯一的大型同步加速器。它最初是由日本SORTEC同步,后来搬到泰国,改为1.2电子伏特的操作。它为用户提供了定期的光。
卫生
泰国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疗队伍和现代化的医疗器械,在国际上赢得了很多声誉。除公立医院外,泰国全国共有400多家私人医院,其中曼谷康民医院、曼谷国际医院等都是兼具高科技设施和高水平医护队伍的国际化私立综合医院。
在医疗保障方面,主要分为3类保障制度:一是社会福利型的医疗保障制度,包括针对政府公务员及其家属免费医疗的国家公务员医疗保障制度,对于低收入家庭、6~11岁的小学生、60岁以上老年人、和尚、退伍军人等实行免费医疗;二是强制性的医疗保险,即对于正式部门、私营企业雇员的强制性的社会保障计划以及对雇员因工受伤的工人补助计划;三是自愿医疗保险,包括私人健康保险和健康卡制度,后者主要针对没有参加前两项保障计划的其他泰国公民。
媒体
泰国媒体以私营为主,按市场规则运作。泰文媒体是主流媒体,英文、华文媒体居辅助地位。主要泰文报纸有《民意报》《泰叻报》《经理报》《每日新闻》等。主要华文报纸有《新中原报》《中华日报》《星暹日报》《亚洲日报》《京华中原》和《世界日报》等。主要英文报纸有《曼谷邮报》《民族报》等。
电视台:泰国共有6家无线电视台,都设在曼谷,大部分电视节目通过卫星转播。电视网覆盖全国。
广播电台:泰国广播电台有230多家,其中由政府民众联络厅掌管的有59家。泰国广播电台为国家电台,设有国外部,用泰、英、法、中、马来、越、老、柬、缅、日等语言广播。大多数波段由各类政府机构管理并经营,包括军队、公立大学、邮政部门、公共关系部门和MCOT集团。
电力
泰国自身发电能力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中资企业前往投资设厂一般不需要自备发电设备,但伴随经济发展,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泰国电力局数据显示,2021年4月,泰国总装机为46095.87兆瓦,其中国家电力局发电占34.79%,独立发电商(IPP)发电占32.27%,小型发电商(SPP)发电占20.53%,外国进口占12.41%。
工薪
根据泰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各地实际平均工资水平不一,曼谷及周边地区薪资水平最高。普通工人平均工资约427~498美元/月,工资每年均有一定调整。部门经理及工厂厂长月薪约2000~3000美元,工程师约1500~2000美元,办公室职员 700~1000 美元,勤杂工、司机约 300~500 美元。其中,社保缴费比率为工资的 10%,个人支付 5%,企业支付5%。泰国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最低日工资政策。按照地区不同规定了不同的最低工资水平。2019年,全国最低日工资标准约合9.7美元;2020年,全国最低日工资标准约合10.37美元。
数字设施
泰国政府提出“泰国4.0”国家战略,把数字经济列为优先发展领域,国家加大对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投入。4G网络已覆盖3万多个村庄,1万多个免费无线网络点,设立数字社区600多个。为加速进入“泰国4.0”时代,政府拟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地区打造数字园区,建立数字化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物联网中心。华为已在泰国建立东盟首家5G生态系统创新中心,并拟在泰国建立第三个数字中心。中兴与泰国第一大电信运营商AIS、素罗那立科技大学合作部署5G技术,建立智慧工厂,通过扩展5G应用助力泰国制造业升级。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电商巨头都已落户泰国,网络零售、跨境电商和移动支付发展势头迅猛。
外交:
国策
对外关系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重视周边外交,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维持大国平衡。重视quyuhezuo,2013年至2015年担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积极推进东盟一体化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支持东盟与中日韩合作。重视经济外交,推动贸易自由化,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发起并推动亚洲合作对话机制,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世界贸易组织、东盟地区论坛和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组织活动。积极发展与musilin国家关系。谋求在国际维和、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及禁毒合作等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同中国的关系
中泰是友好近邻,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双方领导人往来频繁,各领域交流合作广泛、深入,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友好感情。1971年7月1日,中泰两国正式建交,建交后两国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全面、顺利发展。2012年4月,中泰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是东盟成员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的国家。
中泰两国互设大使馆,中国在泰清迈、宋卡、孔敬设有总领馆,在普吉设有领事办公室。香港在曼谷设有驻泰经贸办事处。泰在广州、昆明、上海、香港、成都、厦门、西安、南宁、青岛设有总领馆。
中泰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司法、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双方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1978年)、《旅游合作协定》(1993年)、《引渡条约》(1993年)、《民商事司法协助和仲裁合作协定》(1994年)、《文化合作协定》(2001年)、《刑事司法协助条约》(2003年)、《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定》(2007年)、《教育合作协议》(2009年)等。2001年,两国国防部建立年度防务安全磋商机制。
双方成立了泰中友好协会(1976年)、中泰友好协会(1987年)。两国已缔结39组友好城市和省府。
同美国的关系
二战前
美国和泰国的交往可追溯至1818年,首位美国人抵达暹罗。三年后,首艘美国船只抵达曼谷。首批前赴暹罗的美国人大部分是商人或传教士。这批美国人对泰国构成深远影响,如泰国进行的首项手术由旅居暹罗的美国传教士完成,而泰国首间新教教堂亦是由美国传教士于1837年7月1日成立。首两位移民美国的暹罗人是一对居于夜功府的连体婴昌·邦克和恩·邦克兄弟,他们于1828年移居美国。当时亦有一位暹罗人参与南北战争,并以美国公民的身份返回暹罗。
1833年3月18日,暹罗国王拉玛三世接见美国使者埃德蒙·罗伯茨(英语:Edmund Roberts (diplomat))。两日之后,美国和暹罗在曼谷签订《暹美友好通商条约(英语:Siamese–American Treaty of Amity and Commerce)》,两国建立外交关系。1856年5月,斯蒂芬·马顿(英语:Stephen Mattoon)牧师获任命为美国首任驻暹罗领事。暹罗于1881年委任驻英专员布里斯当王子兼任驻美专员,其后在1884年建立驻美大使馆。
1903年,暹罗委任美国人爱德华·亨利·斯特罗贝尔(英语:Edward Henry Strobel)担任总顾问。1920年12月16日,美国与暹罗签订《礼宾条约》,废除美国在暹罗的治外法权。1927年12月5日,后来成为泰国国王的普密蓬·阿杜德在美国马萨诸塞剑桥出生。1931年,暹罗国王拉玛七世成为首位访美的泰国guojiayuanshou。1937年11月13日,暹罗与美国在曼谷签订《友好、通商及航行条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