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智利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北部多山,许多山峰在6000米以上。在安第斯山脉的两条山脊之间是阿塔卡马沙漠。这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方,往往终年无雨。过去这里有硝酸矿被开发,当今是铜矿开采。这个地区较大的城市是安托法加斯塔(219000居民)及伊基克。
中部气候类似地中海气候。这个区域土地非常肥沃,人口众多。首都圣地亚哥(约五百万居民)就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瓦尔帕莱索(港口,280000居民)和康塞普西翁(工农业中心,350000居民)是重要城市。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的塔拉尔盐湖南部人烟稀少,降雨极丰富。海岸前有许多岛屿。大陆南方有火地岛,智利和阿根廷各占一半。火地岛前的一个岛上的合恩角是智利和南美洲的最南点。
从西向东首先是一条狭窄的海岸,然后是山脉,然后是比较宽的高原。在中部这个高原很肥沃,可以被用作耕地和牧场。智利和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的边界线是安第斯山脉的东山脊。
除此之外太平洋中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和复活节岛也属智利。
气候特征
由于国土横跨38个纬度,而且各地区地理条件不一,智利的气候复杂多样包括多种形态,使得很难用一句话总结智利全国的气候状况。按照柯本气候分类法,在智利国境内至少包括了七种主要的气候亚类型,包括有北部的沙漠到东部和东南部的高山苔原和冰川,复活节岛上的湿润亚热带性气候,智利南部的海洋性气候以及智利中部的地中海气候。全国大多数地区有四个季节:夏季(12月至2月),秋季(3月至5月),冬季(6月至8月)和春季(9月至11月)。
自然灾难
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智利的阿塔卡马(Atacama)沙漠于2015年4月1日,遭遇一场罕见猛烈暴风雨的袭击。暴风雨引发的洪水已致24人遇难,140人失踪。洪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山谷,掩埋山庄,摧毁建筑,将摩托车裹挟着带出好几千米。根据路透社消息,智利总统蜜雪儿-巴切莱特(Michelle Bachelet)称需耗费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来修复洪水和塌方所造成的损失。
自然资源
智利有着富饶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硝石和铜矿曾先后在智利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6世纪智利发现金矿,17世纪发现银矿,18世纪发现铜矿,此后智利矿业不仅在拉美,甚至在世界上也都占有重要地位。
铜矿业是智利经济的重要支柱。2011年智利铜的储量达1.5亿吨左右,占世界储量的近30%,排名第一位,大大超过排名其后的秘鲁(12%)、墨西哥(7%)、美国(7%)和中国(6%)。其中,智利国家铜公司拥有的储量约为10%。铜的生产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2010年产量达到540万吨,远远超过秘鲁、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产量占世界产量比重都不足10%。 智利的铜资源绝大多数集中在中、北部的斑岩型铜—钼—金矿化带中,走向南北延续2000多公里,北起安第斯高原山脉向南延伸到中部圣地亚哥以南的海岸山脉,再向东延伸到接近阿根廷边界。矿带相当于智利领土长度的二分之一,位于秘鲁—智利—阿根廷安第斯斑岩铜矿带。智利共有矿床400多个,其中大型和超大型矿床10多个,如世界驰名的丘基卡马塔(Chuquicamata)矿、厄尔特尼思特(El Teniente)矿、厄尔萨尔瓦多(El Salvador)矿、安迪纳(Andian)矿、埃斯贡地达(Escondida)矿、洛斯布隆塞斯(Los Bronces)矿等。矿床覆盖岩层较薄,水文地质条件好,易采易选。矿石含铜量较高,铜品位在0.55~5%之间,平均品位为0.94%。
智利硝石储量,智利是世界上唯一生产天然硝石的国家,主要产在北方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自从发现硝石,这块荒漠就成为智利历史上最富庶的地区。智利的硝石矿分布区域十分广阔,在沿海高原后面,秘鲁边界与安托法加斯塔省之间,硝石矿带长750多公里,宽25~30公里。在离地面0.5~2米的地下,埋藏着1~3米厚的硝石层。硝石是提炼氮、钾、钠、硫等肥料及碘元素的天然原料,也是军事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此外,在炼铜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硝石可以使铜的纯度提高。
根据智利古斯塔夫·拉戈斯天主教大学矿业中心2012年的研究报告,世界已探明锂矿储量在400万吨至3000万吨之间,而总储量在800万吨至5600万吨之间,而智利储量约占世界总量17.8%。2011年澳大利亚才取代智利成为锂矿产量最大的国家(产量6.2万吨)。智利退居世界第二位,产量为5.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37%。 智利锂矿藏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塔拉帕卡, 安托法加斯塔和阿塔卡马等大区,共有约60个盐湖和咸水湖。Atacama盐湖面积28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知名的最大盐湖,估计储量为4000万公吨,其余6600平方公里的盐湖面积从0.5平方公里至253平方公里不等,这些盐湖大部分没有进行系统的勘探。
智利还是第一大铼生产国,第三大钼生产国,第七大银生产国和第十四大金生产国,随着一个投资90亿美元的金矿投产,智利很快将跻身十大产金国之列;在非金属矿产方面,智利在碘的生产中排名世界第一。
除上述矿产外,智利还有铁、煤、铅、锌、锰、水银和石油等矿藏。尤其是铁矿石,其品位很高(含铁量在60%以上),可以跟瑞典铁矿石媲美。
行政区划
区划
智利全国分为16个大区(regiones)。每个大区都有一个区域首长(Intendant),由智利总统委任。大区之下为省份,全国共有54个省份。从前,大区名称的字首都有罗马数字,以示其区号。2018年2月颁布的《加强区域法》(第21074号法律)删除了该区号。
各大区名称如下:阿里卡和帕里塔戈塔(第十五大区)、帕拉怕卡(第一大区)、安托法加斯塔(第二大区)、阿塔卡马(第三大区)、科金博(第四大区)、瓦尔帕莱索(第五大区)、解放者奥希金斯将军(第六大区)、马乌莱(第七大区)、比奥比奥(第八大区)、阿劳卡尼亚(第九大区)、洛斯·理约斯(第十四大区)、洛斯·拉格斯(第十大区)、伊瓦涅斯将军的艾森(第十一大区)、麦哲伦(第十二大区)、圣地亚哥首都大区。
主要城市
圣地亚哥
圣地亚哥(西班牙语:Santiago de Chile),是智利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南美洲第四大城市。位于国境中部,坐落在马波乔河畔,东依安第斯山,西距瓦尔帕来索港约100公里。夏季干燥温和,冬季凉爽多雨雾,圣地亚哥市所在的地区夏季(10月至次年3月)气温并不太热,最热的1月份平均温度是20℃左右;冬天也不太冷,最冷的7月份平均温度也有8℃左右。
圣地亚哥是一个由多个市镇构成的城市,虽均属圣地亚哥首都大区管辖,严格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市政机构;大部分市镇位于圣地亚哥省境内,其中最核心的市镇亦称为“圣地亚哥”。圣地亚哥虽是智利首都,但智利国会却设于该市以西120公里的海滨城市瓦尔帕莱索。
圣地亚哥过去几十年稳定的经济增长,使圣地亚哥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圣地亚哥是智利工商业与金融中心,城市贡献了智利全国45%的GDP。近年来,由于智利快速有力的经济发展,许多跨国企业将区域总部选择设在圣地亚哥。
全球城市排名发布,圣地亚哥进入世界一线城市行列。
瓦尔帕莱索
南美洲太平洋东岸重要海港,智利阿空加瓜区(第五大区)和瓦尔帕莱索省首府。位于瓦尔帕莱索湾南岸,东南距圣地亚哥约130公里。人口80.3万(2010)。始建于1536年。屡遭海盗、风暴、大火、地震毁坏,现市区大多为1906年地震后重建;港湾开阔,筑有坚固的防波堤以及现代化的港口设施。智利最大贸易港,其中输入占全国进口总值的半数以上。工业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有纺织、金属加工、化工、炼油、制糖、服装、制革、油漆等。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为旅游胜地。有多所大学和博物馆。
横贯安第斯山国际铁路的西部终端站,与首都电气火车相通。城市居民多为欧洲移民尤其是英德法意移民的后裔,城市同时也是智利国民议会、智利wenhuabu和智利海军司令部的所在地。
康塞普西翁
康赛普西翁是智利比奥比奥大区的首府,大康赛普西翁地区的中心。始建于1550年。屡遭地震、海啸破坏,屡迁城址,1754年迁现址。周围农产丰富,水力资源充足。附近产煤,煤矿占全国的90%以上,为国家重要工商业中心之一。农业发达,是葡萄酒和谷物的贸易中心。工业有纺织、面粉、制革、玻璃、陶瓷、制糖、钢铁、造纸、炼油等。有铁路通圣地亚哥。设有康塞普西翁大学。交通十分便利。
国家象征
国名
16世纪的西班牙作家迭戈·德·罗萨莱斯(英语:Diego de Rosales)( Diego de Rosales)的著作里最先出现“Chile”这个名称,是由当地印第安人土著的克丘亚语“奇里”演化而来的,“奇里”就是他们说的“寒冷”的意思
其他理论认为,智利的名字可能来自印加人单词,意思是“地球的尽头”或“海鸥”。
国旗
智利国旗(英语:The National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le,西班牙语:La Bandera Nacional de la República de Chile),是智利共和国的国旗,在西班牙语中,智利共和国国旗又被称为“孤星旗”(英语:The Lone Star,西班牙语:La Estrella Solitaria),呈长方形,长宽比为3∶2,旗面由蓝、白、红三色相连组成,上半部分左侧为蓝色正方形,其中央绘有一颗白色五角星,右侧为白色长方形;下半部分为红色长方形;蓝色部分等同于白色部分的二分之一,白色部分等于红色部分的三分之二。
1817年10月18日,智利最高执政官贝尔纳多·奥希金斯·里克尔梅颁布法令,批准安东尼奥·阿科斯·伊·阿尔霍纳设计的国旗为智利国旗;1818年2月12日,独立战争英雄托马斯·吉多在圣地亚哥的“独立宫”第一次升起了智利国旗。
智利共和国国旗中,红色象征英雄烈士们为智利的独立、自由和解放而洒出的鲜血,白色象征着安第斯山高峰的白雪,蓝色象征着海洋和天空,白色五角星指南天光辉的星星,象征智利国家的三项最高权力(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表示国家的主权完整和领土统一。
国徽
智利国徽为五角星象征光明照耀前进的道路。顶端蓝、白、红三根驼鸟羽毛代表特有的美洲驼鸟;左侧是安第斯山地区特有的棕鹿;右侧是安第斯山秃鹰;底部的戈比爱野百合花象征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民族精神;白色饰带上为1810年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口号:“依靠公理和武力”。
国树
异叶南洋杉(学名:Araucaria heterophylla (Salisb.) Franco)是南洋杉科南洋杉属植物,乔木,在原产地高可达50米以上,树干通直,树皮暗灰色,树冠塔形,叶二型:钻形,光绿色,叶片弯曲,通常两侧扁,上面具多数气孔线,有白粉,树及花果枝上的叶排列较密,微开展,基部宽,先端钝圆,雄球花单生枝顶,圆柱形。球果近圆球形或椭圆状球形,苞鳞厚,种子椭圆形,稍扁,两侧具结合生长的宽翅。
原产于大洋洲诺和克群岛以及澳大利亚东北部诸岛,南美洲、大洋洲及太平洋诸岛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巴西南部森林中和智利的山区也有分布。 世界各地有引种,中国福建、广东等地引种栽培作庭园树用;中国上海、江苏、陕西、北京等地为盆栽。 喜光,生长适温18-28℃。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材质优良,是原产地澳洲及南非主要用材树种,其适应性强,树形高大,姿态优美,与雪松、日本金松、金钱松、巨杉(世界爷)等合称为世界五大公园树,是中国华南地区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也是适合中国华北地区盆栽的好树种。
国花
智利钟花(学名:Lapageria rosea Ruiz & Pav.)是菝葜科智利钟花属植物。常绿木质缠绕性藤本,地下茎匍匐,长达6-10米,属金属丝状,基部木质化,向顶端分枝,覆盖着尖鳞状的苞片。花单生或2-3集生、着生于植株上部叶片的叶腋内或枝顶,花梗短、花朵下垂,钟状或喇叭形。果实为长圆状卵圆形,浆果,黄褐色至褐色,果肉内含数粒不等的种子,淡黄色,千粒重46克,可食用。花期夏、秋季,至初冬果实成熟。
原产于智利南部地区。 智利钟花喜温暖、湿润、半阴,通风良好的环境条件;耐寒或较耐寒,不受轻霜损害;喜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夏季应遮荫、生长适温在20-25℃,冬季在温暖的地方能露地越冬。
该种植物热带地区可露地栽种,是美化篱栅、棚架、墙垣等处的理想材料。由于其不耐寒冷,所以中国北方地区只能作为盆栽观赏。其果实能够食用。它是智利的国花。
国鸟
安第斯神鹫(学名:Vultur gryphus):是美洲鹫科、安第斯神鹫属动物。体长130厘米,体重达10千克,翼展可超过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飞禽。雄性喙基部具肉瘤,脸裸露成红色。喙弯曲,可以撕开腐肉。雄鹫的瞳孔褐色,而雌鹫的则是深红色。眼皮没有睫毛。与一般猛禽不同,雌鹫体型小于雄鹫
栖息在海拔3000-5000米的岩壁。善于翱翔,能借助山间的上升气流升高,并悄无声息地飞越沟壑大川。它们可以以任何动物的尸体为食,尤其爱吃牛羊的尸体。
当地安第斯人把安第斯神鹫当作“安第斯文明之魂”而加以尊敬,象征威严。是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等国的国鸟,也是国旗和国徽上的主要象征之一。
国歌
《亲爱的祖国》。
歌词大意:流血的斗争已经平静,昨天的暴君成了弟兄;过去遭受的奴役和凌辱,已经在战场上洗清。长期遭受重重迫害的奴隶,今天享受自由和胜利,自由是勇士们留下的遗产,它使被奴役的人们获得权力。
人口民族
人口
2022年9月,智利全国总人口1945.8万,其中城市人口占86.9%。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约占89%,印第安人约占11%。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印第安人聚居区使用马普切语。15岁以上人口中信仰天主教的占67%,信仰福音教的占15%。
民族
智利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总人口的88.92%,印第安人占11.08%。南部阿劳卡尼亚大区印第安人较集中。
大约在19世纪上半叶有华人到达智利。智利华人华侨人数一直较少,在当地影响较小。在智利华人华侨中,老华侨一般经营中餐馆,新华侨以从事进出口贸易、零售业为主,有少部分华侨在当地企业工作。
政治
政体
智利实行单一总统制,自军人“还政于民”以来,智政局保持稳定。中左政党联盟连续执政20年,历经四届政府。2010年1月,中右翼联盟总统候选人皮涅拉在大选第二轮投票中当选总统,于2010年3月11日就职,任期4年。因2010年2月27日智中南部地区发生特大地震,皮就职后重点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同时加大对民生的投入。2011年以来,频繁发生游行示威活动,要求改革政治、教育、财税制度,皮涅拉民意支持率下挫。2012年10月,中右翼执政联盟在市政选举中失利。2017年12月,中右翼联盟“智利前进”候选人、前总统皮涅拉赢得大选,于2018年3月就职。皮上任后,积极推进政治民主改革,出台提振经济举措,实行多元、务实的对外政策。智经济社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宪法
智利现行宪法于1981年3月11日生效,后经过1989年、1991年、1993年、2005年四次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是guojiayuanshou和政府首脑。2005年修宪将总统任期改为4年,并取消了终身参议员和指定参议员。2020年10月,智利制宪公投以压倒性优势获得通过,2021年5月,制宪大会代表选举顺利举行。7月,制宪大会正式组建并召开首次会议。2022年7月,制宪大会提交新宪法草案。9月,新宪法草案在公投中未获通过。当前智政府正积极推动重启制宪进程。
议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