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冰岛共和国-《史册》


    第(1/3)页

    冰岛(英语:Iceland;冰岛语:Ísland),欧洲西北部岛国。近北极圈,介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格陵兰海之间。西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相望;东南端距苏格兰805千米。领土绝大部分位于同名岛屿上,总面积10.3万平方千米。【人 口】 37.6万(2022年1月),绝大多数为冰岛人。首都雷克雅未克,全国分为8个区。官方语言为冰岛语。1971年12月8日与中国建交。

    冰岛领土位于大西洋中脊之上,岩浆活动活跃,全国活火山多达30座,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地区之一。全境四分之三土地是高原,沿海有狭小平原。最高峰华纳达尔斯火山海拔2119米。冰川全岛面积的11.5%。由于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地并存,因此被称为“冰与火之国”。北部属寒带苔原气候;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南岸达2000毫米,北岸约450毫米。秋冬季常有极光出现。地热和水力资源丰富。有硫磺、褐煤、铝土等矿藏。

    公元8世纪末,爱尔兰人和挪威人先后移居冰岛。930年成立冰岛联邦。1262年隶属挪威,1380年起属丹麦。1918年独立,1944年6月17日成立冰岛共和国。受自然条件限制,境内人口稀少,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85.5%居民信奉基督新教的路德宗。冰岛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是古典文学作品“冰岛萨迦”。

    国民经济以渔业为主,鱼产品占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工业主要是鱼产品加工、电力、炼铝、食品、造船等。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耕地不到总面积的1%。全境无铁路,运输依靠海运及公路。旅游业渐盛。

    基本信息

    中文名:冰岛共和国

    国家领袖:总统古德尼·索尔拉修斯·约翰内松(Guðni Thorlacius Jóhannesson)总理卡特琳·雅各布斯多蒂尔(女)

    外文名:英语:Iceland;冰岛语:Ísland

    人口数量:37.6 万(2022年1月)

    简称:冰岛

    人口密度:3.4 人/平方公里(2020年)

    所属洲:欧洲

    主要民族:冰岛人

    首都:雷克雅未克

    主要宗教:基督教路德宗

    主要城市:阿库雷里,哈夫纳夫约杜尔等

    国土面积:10.3万平方公里

    国庆日:1944年6月17日

    水域率:2.7%

    国歌:《千年颂》

    GDP总计:249 亿美元(2021年)

    国家代码:ISL

    人均GDP:64621美元

    官方语言:冰岛语

    国际电话区号:+354

    货币:冰岛克朗

    国际域名缩写:.is

    时区:UTC+0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议会制共和制

    国花:三色堇

    国鸟:北极海鹦

    人类发展指数:0.895(第13名,极高,2014年)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5.9公吨(2011年)

    出生时预计寿命:83岁(2013年)

    收入水平:高收入经合组织国家

    历史沿革

    冰岛第一批永久定居者,首领殷格·亚纳逊斯堪的纳维亚人和凯尔特人在第9和10世纪间移民到冰岛之前,冰岛是除新西兰以外世界上最后一个无人居住的大岛。公元930年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议会(冰岛语:Alþingi)并成立了冰岛自由邦,虽然这一议会此后并未运行多久。某些文字证据显示,爱尔兰人的僧侣曾经在北方人到达之前在冰岛生活过,不过没有考古学上的证据证明这一推断。

    冰岛保持了300年的独立,随后被挪威和丹麦统治。1814年丹麦-挪威联合王国根据基尔协议(treaty of Kiel)分治之前,冰岛是挪威国王的殖民地,此后成为丹麦的附属国。1874年,丹麦政府给予冰岛有限的自治,1918年,丹麦与冰岛签订联合法案,丹麦承认冰岛王国为丹麦王国附属的主权国。自此,冰岛在内政方面进一步获得了类似于保护国的独立和主权,外交和国防方面丹麦仍保留权力。1940年,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占领丹麦,冰岛议会宣布冰岛政府从丹麦国王收回冰岛外交及其它事务的权力。同年大不列颠占领了中立的冰岛,次年美军接替大不列颠军驻守岛上。丹麦国王继续保持法律上的统治直到1944年冰岛共和国建立。

    新的共和国是北约的成员国,并于1949年和美国签订了防卫冰岛的协议。根据这一协议,美国在基夫拉维克设有军事基地,一直到2006年9月底美军单方面撤出。到目前为止冰岛还没有自己的军队。

    战后几十年来,冰岛的经济依赖于渔业,并因为这一资源和周边国家发生过数次冲突,其中包括和大不列颠著名的“鳕鱼战争”。近年,因为大量投资重工业,冰岛经济逐渐多样化,炼铝业发展起来,经济不断自由化和私有化。2008年冰岛发生了金融危机,并引发了一系列政治运动和变动。冰岛通过EEA成为了欧洲经济区的成员,但未加入欧盟。2009年7月17日,冰岛政府向欧盟轮值zhuxi国瑞典和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正式申请加入欧盟,但已暂停了加入欧盟的谈判。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冰岛共和国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为欧洲第二大岛。冰岛是欧洲最西部的国家,位于北大西洋中部,北边紧贴北极圈,冰岛1/8被冰川覆盖,冰川面积占1.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4970公里。

    时区

    冰岛属0时区,采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与北京时间差8个小时,无夏令时。

    地形

    整个冰岛是个碗状高地,四周为海岸山脉,中间为一高原。大部分是台地,台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间,个别山峰可达1300至1700米,冰岛最高峰是华纳达尔斯赫努克山(2119米)。低地面积很小,西部和西南部分布有海成平原和冰水冲积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岛的7%左右。无冰川流过的海岸线不规则,多峡湾、小海湾。其他沿海地区主要为沙滩,岸外的沙洲形成潟湖。

    冰岛有100多座火山,华纳达尔斯赫努克火山为全国最高峰,海拔2119米。冰岛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大部分土地不能开垦,1963年至1967年在西南岸的火山活动形成了一个约2.1平方公里的小岛。

    冰岛是世界温泉最多的国家,所以被称为“冰火之国”。

    地质

    早中新世晚期以来,由大西洋中脊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属于火山岛。组成冰岛的岩石都是火山岩,以玄武岩分布最广,还有安山岩、流纹岩等。

    岛上多火山,以“极圈火岛”之名著称,共有火山200至300座,有40至50座活火山。主要的火山有拉基火山、华纳达尔斯火山、海克拉火山与卡特拉火山等等。冰岛温泉的数量是全世界之冠,全岛约有250个碱性温泉,最大的温泉每秒可产生200升的泉水。

    水文

    冰岛多喷泉、瀑布、湖泊和湍急河流,最大河流锡尤尔骚河长227公里。冰岛属寒温带海洋性气候,变化无常。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同纬度的其他地方温和。夏季日照长,冬季日照极短。秋季和冬初可见极光。冰岛有“火山岛”、“雾岛”、“冰封的土地”、“冰与火之岛”之称。

    河流呈辐射状由中部高原向外流出,主要的河流有:菲约德勒姆冰河等。冰岛不仅是第四纪冰盖的中心,而且高原上仍有现代冰川分布,主要是盾形的冰帽冰川,也有少量的冰斗冰川,面积占全岛的11.5%。主要有瓦特纳冰原,朗格冰原,霍夫斯冰原及米达冰川,其中瓦特纳冰原面积达8450平方公里,厚度在几百米到2千米之间,是除南极和格陵兰之外世界最大的冰川。

    气候

    冰岛地处高纬,但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和西风带的控制,所以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同纬度地区一种特殊的气候。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主要从其南面流过,并有一支绕行于它的西面和北面。所以虽然地处北极圈附近,冬季气温并不低,夏季气温全岛在7至12℃之间。

    处于冰岛低压中心附近,天气多变。气旋给冰岛带来丰沛的降水,西南部和西部年均降水量在1000至2000毫米之间,北部和东北部较少,为400至600毫米。无论什么季节,都有可能下雨和下雪。

    尽管冰岛靠近北极,但冬季的温度并不是很低,平均温度—零下2℃左右;

    夏季气温只有7℃—20℃之间,凉爽的天气最适合户外活动,由此冰岛的最佳旅游时间是6月——9月和1月——3月。

    6月至8月底冰岛会出现极昼现象,几乎没有夜晚,特殊的自然现象为那些旅游爱好者提供方便,可以进行搭帐篷露营活动,夜间行车也很方便。

    1月至3月是溜冰、冰钓的好时节,此外,还可以尝试其他更加刺激的活动,如雪地机车或越野狩猎等活动。

    植被

    苔原广布,草地面积占24%,故畜牧业较为发达。森林面积占1.37%左右,分布在背风和向阳的山坡和谷地中,以桦树灌木林为主,并引进不少欧美耐寒松柏,长势良好。

    自然资源

    冰奥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广布。渔业、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其他自然资源匮乏,石油等产品需要进口。可开发的年水力发电量为640亿度,地热能年发电量可达72亿度。

    行政区划

    区划

    冰岛按不同的方式划分成地区、选区或者市镇。划分成八个地区的方式主要是用于统计目的。地区法院的管辖范围也使用这种划分方式的旧版本。2003年以前,冰岛议会的选区跟这些地区相同。但通过修订宪法后,改成了现在的六个选区:

    雷克雅未克北部选区和雷克雅未克南部选区(都市地区)

    西南选区(围绕雷克雅未克的四个不相连的郊区地区)

    西北选区和东北选区(冰岛北半部分成两半)

    南部选区(冰岛南半部,不包括雷克雅未克及其郊区)

    选区的调整是为了平衡全国各地的选票权重,因为以前在人口稀少地区的选票会比雷克雅未克都市地区的选票有更大的权重。新的选区划分方式减少了这种不平衡,但并未完全取消。

    冰岛还划分为74个市镇,这些市镇管理诸如学校、交通和土地使用规划等本地事务。市镇是冰岛实际上的二级行政区,因为选区除了在选举事务及统计目的之外没有相关用途。雷克雅未克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市镇,大约是排名第二的科帕沃于尔的人口数量的四倍。

    首都

    【首 都】 雷克雅未克(Reykjavik),人口23.8万(2021年6月),1月平均气温1.4℃,7月平均气温11.7℃

    雷克雅未克(Reykjavik)位于冰岛西部法赫萨湾东南角、塞尔蒂亚纳半岛北侧,全世界纬度最高的首都,是冰岛最大的港口城市,西面临海,北面和东面被高山环绕,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温和,7月份平均温度11℃,1月份平均温度-1℃,年平均温度4.3℃。全市人口20.9万人(2014年)。雷克雅未克是冰岛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国家象征

    国名

    冰岛之名的起源说法不同,有以下两种:

    源于发现者的最初印象。公元4世纪,希腊地理学家皮菲依曾称它为“雾岛”。但由于海岛远离大陆,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光临。公元864年,斯堪的纳维亚航海家弗洛克踏上岛岸,此岛才真正被“发现”。后斯堪的纳维亚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纷至沓来。当这些移民的船驶近南部海岸时,首先见到的是一座巨大冰川,即冰岛著名的瓦特纳冰川。人们对这个冰川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于是把该岛命名为“冰岛”。

    源于殖民者的计谋。最初的殖民者在岛上定居以后,不希望别人再来分享自己的“口中食”,故名“冰岛”,以阻止人们闻风而来。

    国旗

    冰岛国旗(英语:The flag of Iceland,冰岛语:íslenskifáninn)于1944年6月17日冰岛成为共和国时正式采用,设计为蓝色底色配以白色及红色的十字。冰岛的第一面国旗最早出现于1897年的一次游行中,是一面深蓝色底绘有白色十字的旗帜。这面旗帜在1918年冰岛从丹麦独立时被定为冰岛的国旗。对于冰岛人来说这面旗帜的色彩象征着冰岛的景色,三种色彩分别象征着组成冰岛的三种元素:红色象征冰岛火山中的火焰;白色象征覆盖冰岛的冰雪;蓝色则象征大西洋。

    国徽

    冰岛国徽采用于1944年,中心图案为绘有国旗图案的盾徽。盾徽上端有一只红舌金爪的白隼和一只白齿红舌金爪的龙,左侧是一头黑牛,右侧站着一位身披斗篷的白衣老人。隼、龙、牛和老人都是冰岛传说中保护冰岛四角的守护神。盾徽下端的石块代表冰岛多岩石的漫长海岸。

    国歌

    《千年颂》

    国歌歌词:祖国之神,祖国之神,你崇高的名字为我们所颂赞。在久远的年代里,你的子孙把太阳镶上你的王冠。对于你一天就是一千年,一千年就是一天。啊,永恒的花,含着虔诚的泪,恭恭敬敬辞别人间。冰岛一千年,冰岛一千年,啊,永恒的花,含着虔诚的泪,恭恭敬敬辞别人间。

    国鸟

    北极海鹦(学名:Fratercula arctica)是海雀科的一种海鸟,体长26-38厘米,体重约490克。冠为黑色,脸颊灰色,腹部白色。喙大,为红黑色,腿为橙色,与其羽毛成为鲜明对比。冬天在海上蜕毛,失去一些鲜艳的脸部特征。成年雄性和雌性的外观很相似,除了雄性个头略大。幼鸟有类似羽毛,脸颊为灰色。生活在北方的群体通常比生活在南方的群体个头略大。普遍认为这是不同的亚种。

    常成群飞翔于海边,以鱼为食。在陆地上,以直立姿态站立。在海表面游水。繁殖于北大西洋海岸,在北大西洋海域过冬。哺育范围包括冰岛、挪威、格陵兰岛、纽芬兰和许多北大西洋岛屿,南至缅因州西部和不列颠群岛的东部。

    国花

    三色堇(学名:Viola tricolor L.)是堇菜科堇菜属的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叶叶片长卵形或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叶片卵形、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先端圆或钝,边缘具稀疏的圆齿或钝锯齿。

    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野花物种,也常栽培于公园中,是冰岛、波兰的国花。花朵通常每花有紫、白、黄三色,故名三色堇。该物种较耐寒,喜凉爽,开花受光照影响较大。

    三色菫以露天栽种为宜,无论花坛、庭园、盆栽皆适合,但不适合室内种植。

    中药材三色堇还可杀菌,治疗皮肤上青春痘、粉刺、过敏问题,三色堇药浴也有很好的丰胸作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