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奥地利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中世纪节

    在奥地利南部克恩顿州一座名叫弗里萨赫的阿尔卑斯山区小镇,弗里萨赫始建于中世纪,是克恩顿州的第一座小镇,也是奥地利当年南北商业通道上的必经之地。从1996年开始,镇里的居民逐渐形成一个传统:在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为期3天的“中世纪节”,以纪念这座古镇的建立。节日期间,镇上一切现代化的痕迹都用麦草、麻袋等物遮挡,全镇居民无论男女老少都穿上中世纪的服装,全方位模拟那个时代的生活。

    丰收节

    丰收节原是当地农民略带宗教感恩色彩的庆祝丰收活动,如今成为一个农民展示自己产品、促进本国农产品销售和流通的舞台。

    土豆节

    格拉斯的土豆节始于1997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秋季商品交易和美食节日。每年10月第一个周末的土豆节都能为这座仅有1400位居民的小镇吸引至少1.3万游客。

    军事体制

    1955年9月,奥地利颁布《国防法》,创建联邦军。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anquanweiyuanhui为最高安全决策机构,是联邦政府在外交、安全和国防事务上的总咨询机构,由联邦总理、副总理、外交、国防、内政、司法部长及议会各议会党团代表等17名有表决权的正式成员组成,联邦总理任zhuxi,联邦军总参谋长列席。国防部为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平时由联邦政府授权国防部长对联邦军行使指挥权。总参谋长是国防部长的最高军事顾问,代表国防部长对奥军境内外行动实施指挥。联合作战司令部是战略级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地面和空中部队。

    奥长期奉行中立政策。自1995年加入欧盟后,积极参与欧盟共同防务建设。自1996年起,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奥军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6个月。截止至2013年,地面部队现有兵力3.5万人。下设特种部队司令部、宪兵司令部、9个军区司令部、2个步兵旅、2个装机步旅和1个指挥支援营。空中部队现有兵力6700人,下设空中监视司令部和空中支援司令部。

    主要装备:歼击机23架、直升机78架、防空导弹76套、高炮74门。

    2010年国家安全与国防预算79.7亿欧元,占联邦财政总预算支出的11.26%。

    交通运输:

    公路

    全国各类公路总长约12.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2144公里。2019年公路货运量4.02亿吨。奥地利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快速公路和联邦公路为免费公路,但高速公路和某些多车道公路属于收费道路。

    铁路

    全国铁路总长5702公里。2012年客运量2.629亿人次,同比增长7.7%, 货运量约1.005亿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奥地利成为贯穿东西南北欧洲的轨道交通枢纽。正在建设的维也纳中心火车站工程将于2014年底正式建成使用,届时往来的旅客无需费很大周折,即可实现东西和南北方向的直接通行,铁路运输也将更加快捷。于2009年年初开通的欧亚大路桥新线,只需2周多的时间即可由中国北方到达奥地利中部,为贸易提供了新的便利。

    奥地利地处欧洲心脏位置,通过奥地利联邦铁路的四通八达的网络与周边邻国紧密相连,成为欧洲铁路网的一部分。主要枢纽火车站,如维也纳、萨尔茨堡、格拉茨、因斯布鲁克等有频密的火车前往奥地利各地,以及其邻国的主要城市。

    奥地利铁路主要路线如下:

    东西向:维也纳一林茨一萨尔茨堡(进入德国),萨尔茨堡一因斯布 鲁克一费尔德基希(Feldkirch)—布雷根茨(进人瑞士),萨尔茨堡一比绍 夫斯霍芬(Bischofshofen)—参尔茨谷(Selzthal)—格拉茨(进人斯洛文尼亚)。

    南北向:林茨一格拉茨(进入斯洛文尼亚),维也纳-布鲁克安德莫尔(Bruck an der Mur)—克拉根福一菲拉赫(进入意大利),布鲁克安德莫尔 一格拉茨(进入斯洛文尼亚),因斯布鲁克一博莱纳(Brenner)(进入意大利)。

    空运

    奥地利的航空客运和货运在欧洲中部的实力相对较强,是中东欧地区最重要的机场之一,从这里飞行3小时可到达任何欧洲国家的主要城市,同时也是中东欧地区有直达中国航线的两个国际机场之一。奥地利航空公司曾是世界最佳航空公司之一,由于经营不善,2009年被汉莎航空公司收购。2020年,受疫情影响,奥地利全国民用航空客运量和货运、邮政运输量均大幅下滑。

    维也纳到周边国家主要城市均有直航航班。维也纳、格拉茨、因斯布鲁克、克拉根福特、林茨和萨尔茨堡六个城市有国际机场,从世界各地都有国际航班飞往奥地利。奥地利航空公司及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开通了维也纳至北京、上海、中国香港的直航。中国海南航空公司于2018年秋开通深圳至维也纳的直飞航线。

    水运

    发源于德国的多瑙河有350公里流经奥地利境内,奥地利因此也成为 这条国际河流的主要经营者之一,客货运都占一定比例。特别是夏季,多瑙河之游巳成为奥地利旅游的主要项目之一。2013年多瑙河货运量1060 万吨。

    社会福利:

    媒体

    广播

    奥地利广播电台(ORF )是奥地利最大的电视台和广播台。

    电视

    奥地利大的电视台是奥地利电视1台(0RF1 )和奥地利电视2台(0RF2)。私人电视台有ATV等。

    网络媒体

    股票门户网(Aktien Portal)、今日奥地利(Austria Today)、奥地利时代(Austrian Times)等。

    报刊

    12011年奥地利全国共有各类报纸294种,其中日报15种, 免费赠阅报纸3种,周报262种。奥地利的主要报刊有《信使报》、《标准报》、《新闻报》、《皇冠报》、《维也纳报》和《经济报》等。在奥地 利有一定影响的华文报纸有《欧洲时报》、《欧洲联合周报》、《欧洲华信报》和《中国人报》。奥地利的主要期刊有《侧面》、《新闻周刊》、 《趋势》和《工业》等。

    通讯社

    奥地利的新闻通讯社有奥地利新闻社(Austria Presse Agentur)和奥地利文传社(Pressetext Austria) 。

    科教

    奥地利学龄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均由国家负担。凡持有高中毕业文凭者可免试上大学。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创立于1365年,系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

    1774年,奥地利当时还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女大公爵玛莉亚·德蕾莎 (Maria Theresia)开先河为当时的奥地利订定教育制度的基础。奥地利的教育体制由联邦政府控制,对6~15岁的儿童实行9年义务教育,其教育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4个部分,亦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

    学前教育

    大部分满3岁的儿童会进入幼稚园学习,但非强迫性。

    初等教育

    迄儿童满6岁时 (每年9月1日为界定日) 即须进入国民小学 (Volksschule)接受为期4年的教育。期间,学龄儿童的学费、书费和上学交通费用由国家负担。可就读的学校除了一般国家设立的学校之外,在特定条件下尚可前往当地的私立学校就读,甚至在家中学习。

    中等教育

    继国民小学后,学童约10岁,可以选择进入普通中学 抑或是主干中学 ,为期4年。普通中学设有入学考试,须通过考试才可以就读;主干中学则无此限制。若学童有特殊问题可择特别学校为其学习的机构。迄顺利完成8年级 (9年义务教育) 的学习后,学童将面临从4种教育机构中,即普通高中,高阶职训学校 ,中级职训学校 ,多元技术学校附设进阶职校 ,择一就读,每一种皆为新的阶段,而其中只有高阶职训学校需考试且有分数门槛。由高阶职业学校及普通高中跃升至高等教育时,须通过毕业考试。

    高等教育

    奥地利的高等院校主要分两种,分别为大学(Universität)与高等技术院校(Fachhochschule)。奥地利大学学习年限一般为4-5年,其中基础学习阶段为2年,专业学习阶段为2-3年。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要完成必修课、选修课的学习,通过考试取得必要的学分,学习的最后阶段写篇毕业论文,在通过之后即可毕业。奥地利只在大学里设一个高级学位──博士学位。博士生教育是本科生教育的自然延续。能否成为博士生要看本人的研究能力和导师同意与否。博士生年龄不限,在奥地利的大学里不设研究生院,博士生教育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安排,主要形式由导师指导。传统学制无学士学位,称为Diplomstudium,分为2-3大阶段(Abschnitt)。修学分通过各个阶段毕业考试及论文(Diplomarbeit)答辩后授予硕士学位(Magister;工科为Diplom-Ingenieur)。修得硕士学位后得进入博士班(Doktoratsstudium),撰写博士论文(Dissertation)通过答辩后依学术分类授予不同的博士学位(Doktor)。奥地利学制严谨,原则上,攻读博士领域须与先前所修硕士同一类别。近年奥地利改革高等教育,引进学士学位(Baccalaureus),但至目前为止,仅有极少数系所提供学士课程(Bakkalaureatsstudium),大部分系所仍以传统Diplomstudium修业规定授课。1980年代以前,各艺术院校毕业文凭称Diplom,商学院毕业文凭称Diplom-Kaufmann,相当于今日的艺术硕士(Mag.art.)及社会经济学硕士(Mag.rer.soc.oec.)。工学硕士至今仍然使用Diplom-Ingenieur的传统名称。奥地利公立大学采分工制,各校水准平均,学生是以希望修习科目及交通便利与否作为选校依据。与私立院校相比,公立大学文凭极受重视。私立大学,前三所由奥地利机构成立的以外,后两校仅在美制工商管理硕士等企业管理系所受到重视。

    科研

    奥地利高度重视科研和创新。2020年奥地利研发投入为121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8%,在欧盟成员国中排名第2位。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奥地利位居第19位。奥地利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为此提供一些优惠措施,包括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奥地利企业在冶金、汽车、机械、可再生能源及环保等领域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折叠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8年奥地利全国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10.3%,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5879.1美元;2018年,平均预期寿命为82岁。

    奥地利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享受社会医疗保险的人占全国人口98%以上,只有少数高收入的艺术家、企业家等不在社会医疗保险之列。奥地利每年医疗保健开支约占GDP的10%,其中医疗保险公司承担50%,个人承担30%,各级政府承担20%。全国1/3的人除参加强制性社会医疗保险外,还自愿参加私营的补充医疗保险,以便在生病时能享受单间病房、领取病假补贴等额外服务。奥地利的医疗保险制度在欧盟国家的评比中位居前列。

    体育

    奥地利的萨尔巴赫获得2025年高山滑雪世锦赛举办权,第48届高山滑雪世锦赛将于2025年2月4日至23日举行。

    人民生活

    实行全国社会保险和救济制度,主要有医疗、失业、养老和事故四大类保险。2009年人均国民收入33061欧元,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2910欧元,每千人拥有小汽车522辆;全国共有专业医生38313,医院267家,病床65544张。

    外交关系:

    概况

    2004年,奥对外关系发展平稳。奥坚持以欧盟为外交依托,积极推动欧盟深化和东扩,大力巩固和发展与中东欧国家关系。5月欧盟东扩后,奥从昔日冷战前沿和欧盟东部边界转而成为欧洲的中心地带。如今奥外交已更多地与欧盟整体外交联系在一起,在国际事务中,尤其在事关奥和欧盟整体利益问题上,须与欧盟协调一致。奥积极寻求加强与中东欧邻国的关系,推动开展与东欧邻国的quyuhezuo,维护该地区的稳定,为本国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此外。奥还积极拓展与美、俄、中等大国关系。奥主张欧盟与美消除分歧,建立新型的平等伙伴关系。同时,奥还积极推动欧盟与俄发展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