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日本国-《史册》


    第(2/3)页

    江户幕府(德川幕府)

    1603年(庆长8年)至1867年(庆应3年)间被称为江户时代,于江户设置了江户幕府。政治一安定经济也跟着发展,在德川纲吉时代经济良好,商人与町人盛行元禄文化。江户时代中期,幕府财政陷入困境,德川吉宗实行享保改革暂时恢复了财政,却又再度恶化。

    幕府末年被欧美各国逼迫开国,经由马修·培里来航而签下了日美神奈川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得锁国政策崩裂。随着开国与尊王攘夷思想强盛,幕府大老遇刺身亡与萨英战争都令幕府的权威一落千丈,最终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先后把政权与领地交还朝廷。

    明治时代

    明治年间(1868年―1912年)称为明治时代。

    经过王政复古大号令及戊辰战争后,拥戴朝廷的诸藩,成立了明治大日本帝国政府。旧藩士在新政下生活困苦,演变成西南战争,后来渐渐恢复秩序。新政府积极引入欧美各种制度及废藩置县等等,这些各项改革被称为明治维新。一方面,新政府确立国家制度,如设立帝国议会及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一方面,又以培植产业及加强军力(富国强兵)为国策推进,急速地发展成近代国家。此外,1879年染指清朝朝贡国琉球国,并改设为冲绳县。日本又在1894年甲午战争及1904年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通过《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含钓鱼岛),强占东北南部。1910年吞并朝鲜。

    文化上,日本从欧美引入了新的学问,艺术;带有未曾在日本出现过的个人主义小说,文学开始出现,与江户时代以前不同的文化展开了。宗教上,改变了以往神佛合流的现象(神佛分离),出现了打压佛教(废佛毁释)等等的运动。

    大正时代

    大正年间(1912年―1926年)称为大正时代。

    明治天皇于1912年驾崩,皇太子嘉仁继位,改元大正,是为大正时代。大正元年,因为陆军倒阁而引起了第一次护宪运动(即:大正运动,日语:大正デモクラシー),开始出现政党政治。

    大正时代前期,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力最高峰的盛世,但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摄政,1923年发生关东大地震,以及一战后在国际和平会议中节节败退,使日本日渐艰难。

    权贵与政党不断抗争,发生了第二次护宪运动,实行了全民普选(1925年)。亦由唯一的元老西园寺公望推荐首相,提倡“宪政之常道”。

    昭和时代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驾崩,皇太子裕仁继位,是为昭和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国内政局为统制派军人击倒皇道派军人从而掌握军政大权。此后,由于统制派军人由外而内改变国家政体的思想,日本开展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的大规模侵略。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以太平洋战场上的主要侵略者。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向盟军投降。

    战后的政党如雨后春笋一样大量成立。联合政府倒台。吉田茂再次重登相位,连续四次组阁,合共第一次组阁为日本史上唯一的。《旧金山和约》签定后,日本恢复了国家主权。

    平成时代

    昭和天皇于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驾崩,皇太子明仁继位,驾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称为平成时代(1989年至今)。民主党代表(党首)鸠山由纪夫(2009年9月)16日在特别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为日本第93任首相,并于当天完成组阁。新内阁的成立标志着日本政坛正式进入民主党执政时代,日本首次实现战后以来真正意义上的“政权更迭”。

    2016年8月,明仁天皇发表视频讲话,表达了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有意提前退位的意向。2017年12月8日,日本内阁通过了关于天皇退位时间的政令。根据这一政令,明仁天皇将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从而成为日本近200年来首个生前退位的天皇。

    令和时代

    2019年4月1日,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宣布,“令和”被选为日本新年号,从2019年5月1日开始启用“令和”为年号。2019年5月1日,德仁天皇在东京的皇居举行即位仪式,成为日本第126代天皇  。

    2021年举行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为向大海排放核污水,日本受到了中国、韩国等周边国家政府和环保团体的强烈指责。

    2022年7月8日,安倍晋三在奈良市参加竞选活动期间被枪杀,成为自1936年二二六事件以来第一个遇刺身亡的前日本首相。

    2022年11月4日消息,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在记者会见上表示,日本正式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今后将强化与各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地理环境:

    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全球有1/10的火山位于日本,1/5的地震发生在日本。

    气候

    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月、7月(冲绳、奄美为5月、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地形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山,海拔3776米,富士山峰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其中面积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292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26位。

    地质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据统计,世界全部里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

    河流

    日本河流密布。绝大多数河流水流湍急,河水在流出山谷和盆地之后不久即汇入大海。黑部川便是河川径流“湍急”的极好证明,该河从其源头—海拔2900米高的日本阿尔卑斯山奔流而下,仅流经85千米便汇入日本海。

    日本最长的河流是信浓川,它从中部地区的山地出发,穿过新潟县,一路奔腾367千米,到达日本海。利根川是第二大河流,它流经关东平原融入太平洋。第三大河流是北海道的石狩川,全长约268千米。

    日本的湖泊数量不是很多。日本面积最大的湖泊是位于滋贺县的琵琶湖,其面积达670.3平方千米。琵琶湖属于构造湖,其历史相当长,生态系统多样,也是关西地区重要的水源。而最深的湖泊是秋田县的田泽湖,最大水深423.4米。海拔最高的湖泊是栃木县的中禅寺湖,湖面海拔1269米。因日本火山活动频繁,日本的湖泊中火山口湖和断层湖较多,如屈斜路湖、支笏湖、洞爷湖、十和田湖等。沿海地区则有一些湖泊是海迹湖,如八郎潟、霞浦、滨名湖、中海等。为实现发电和河流开发等目的,日本也兴建有很多水库  规模较大的有黑部水库和德山水库等。

    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毫米至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自然灾害

    2016年5月16日,日本关东地区16日晚发生5.6级地震,东京震感明显。

    据日本气象厅发布的信息,此次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21点23分左右,震源地在茨城县的南部区域,目前推定震级为里氏5.6级,震源深度约40公里。此次地震没有引发海啸的危险。

    自然资源

    日本自然资源贫乏,除煤炭、天然气、硫磺等极少量矿产资源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

    森林资源

    森林覆盖率占陆地面积的67.7%,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国家之一,但木材自给率仅为20%左右,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国家。林业在日本的国土保护和涵养水资源方面的效益极为显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但每年进口木材占总需求量的75%左右。日本南北温差大,树种丰富,其中,针叶林占2/3,阔叶林占1/3。日本的房屋和家具大量使用木材,“木”文化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林业经营收入低,加之林业就业人口老龄化,日本的林业生产进展缓慢。日本主要木材进口地为美国、俄罗斯、加拿大、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瑞典、智利、芬兰、印尼、中国。

    渔业资源

    日本专属经济区面积约相当于国土10倍,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和日本海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盛产700多种鱼类。

    植物资源

    日本的植物种类繁多。在日本本土生长着约5560种植物(4720种被子植物,40种裸子植物,800种蕨类植物)。约有1950种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为日本本土原生植物,约占日本所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35%。这表明日本具有比其他国家更高比例的本土植物。约有1600种被子植物和高裸子植物为日本当地的原生植物。

    植物数量之多反映了日本气候的多样性,成为自北向南绵延约3000千米(1864英里)的日本群岛的一大特色。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温差很大,降水量充沛,这些都为植物的茂盛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日本的植物主要分布在以下五个区域,所有这些区域均处于东亚温度带: (1)亚热带,包括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2)常绿阔叶林的温带,覆盖本州南部、四国和九州的绝大部分地区。典型树种为柯树(shii) 和青冈栎(kashi),二者均属橡树科;(3) 落叶阔叶林的寒温带,覆盖本州中部和北部以及北海道的东南部,这里生长着日本的山毛榉树及其他普通树种;(4) 亚高山带,包括北海道的中部和北部。典型的植物有冷杉(Sakhalan)和虾夷云杉(Yesso);(5) 高山带,位于本州中部高地以及北海道中部,典型植物有高山植物,如驹草 (komakusa) ( 荷色牡丹 (Dicentraperegrina))。

    动物资源

    日本的大小岛屿上同样也栖息着源于各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动物:东南亚的热带动物、韩国和中国的温带动物、以及西伯利亚的亚北极动物。

    在琉球群岛的热带海洋中生长着大量色彩斑斓的热带珊瑚鱼、海龟和海蛇,这里同时还是儒艮和黑江豚的家园。在本州中部以北的海域,我们还可以看到海狮、海狗以及突吻鲸。北极区的动物,如海象等,有时也会造访北海道面朝鄂霍次克海一侧的海域。

    在日本最南端的琉球群岛上,栖息的大多是热带动物,如冠状蛇鹰、狐蝠和变色龙等。在本州、四国和九州本土岛屿上,徜徉着狸猫(tanuki)、梅花鹿和鸳鸯,他们来自韩国的落叶林以及中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灰熊、花尾榛雏以及普通蜥蜴来自西伯利亚的针叶林。动物的分布缺乏延续性,是历史上日本的岛屿与亚洲大陆多次分离又多次结合,使动物的迁徙变得异常复杂的结果。

    在这些动物品种中,有些是日本当地所特有的,如日本睡鼠、日本短尾猿、白腹锦鸡、日本娃娃鱼,以及原始蜻蜓。一些学者认为,琉球群岛与亚洲大陆分离的年代要比日本本土早得多,在这些岛屿上同样生长着蚁鴷和奄美刺猬。本州北端的下北半岛是世界上所有类人猿最北的栖息地。

    在海洋深处,人们可以发现鲎、钟螺、皱鳃鲨等一些动物的活化石。还有一些其他的日本水生动物,如大蜘蛛蟹(世界上最大的甲壳类动物)以及生活在淡水中的日本娃娃鱼(地球上最大的两栖动物,据说其寿命可达近50年)。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日本的都、道、府、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县都拥有自治权。全国分为1都(东京都:Tokyo)、1道(北海道:Hokkaido),2府(大阪府:Osaka、京都府:Kyoto)和43个县(省),下设市、町、村。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行政长官称为“知事”。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个市、町(相当于中国的镇)、村。其办事机构称“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长官称为“市长”、“町长”、“村长”。

    北海道地方:北海道(ほっかいどう)

    东北地方(とうほくちほう):青森(あおもり)岩手(いわて)宫城(みやぎ)秋田(あきた)山形(やまがた)福岛(ふくしま)

    关东地方(かんとうちほう):茨城(いばらき)栃木(とちぎ)群马(ぐんま)埼玉(さいたま)千叶(ちば)神奈川(かながわ)东京都(とうきょうと)

    中部地方(ちゅうぶちほう):新泻(にいがた)富山(とやま)石川(いしかわ)福井(ふくい)山梨(やまなし)长野(ながの)岐阜(ぎふ)静冈(しずおか)爱知(あいち)

    近畿地方(きんきちほう):三重(みえ)滋贺(しが)京都府(きょうとふ)大阪府(おおさかふ)兵库(ひょうご)奈良(なら)和歌山(わかやま)

    中国四国地方(ちゅうごくしこくちほう):鸟取(とっとり)岛根(しまね)冈山(おかやま)广岛(ひろしま)山口(やまぐち)徳岛(とくしま)香川(かがわ)爱媛(えひめ)高知(こうち)

    九州地方(きゅうしゅうちほう):福冈(ふくおか)佐贺(さが)长崎(ながさき)熊本(くまもと)大分(おおいた)宫崎(みやざき)鹿儿岛(かごしま)冲绳(おきなわ)

    2012年1月2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成立复兴厅,以应对东日本大地震。复兴厅的设置期限为震后10年,即2021年3月底。总部设于东京,并在盛冈、仙台和福岛3市设置统筹支部的“复兴局”。

    主要城市

    东京

    东京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人口约1394万(截至2021年3月1日),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世界级大都市,大多数日本大公司、外国公司及传媒机构总部都设在此地。东京还因是日本的文化和娱乐中心而闻名,著名的景点有东京塔、银座和浅草等。日本的很多传统活动和节日都在浅草举行,它至今还保留着旧时东京的风貌。东京由东京城区的23个行政区、27个市、5个町(镇)和8个村组成。

    大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