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集-《史册》


    第(2/3)页

    1991年8月31日,乌兹别克斯坦脱离苏联独立,1992年1月17日,越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越南为亚洲第二个与乌兹别克斯坦建交的国家,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后两国关系友好发展,高层访问不断,越南共产党与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民主党等政党亦建立了友好的党际关系。

    1996年3月,乌兹别克总统伊斯兰·卡里莫夫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2004年,越南与乌兹别克斯坦成立越南-乌兹别克斯坦友好协会。

    2008年7月,越南国会副zhuxi汪周刘访问乌兹别克斯坦。

    2010年4月,越南政府副总理黄忠海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同年9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公安部长黎鸿英亦访问乌兹别克斯坦。

    2011年10月,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访问乌兹别克斯坦。

    旅游:

    列基斯坦”神学院

    列基斯坦”神学院位于撒马尔罕市中心的“列吉斯坦”(意为“沙地”)广场,是一组宏大的建筑群,建于公元15-17世纪。建筑群由三座神学院组成:左侧为兀鲁伯神学院,建于1417-1420年;正面为季里亚-卡利神学院,建于1646-1660年;右侧为希尔-达尔神学院,建于1619-1636年。这三座建筑高大壮观、气势宏伟,内有金碧辉煌的清真寺。兀鲁伯神学院的正门和彩色的穹顶是用各种色彩的陶瓷装饰的,遭地震破坏后得到重修。三座神学院虽建于不同时代,但风格组合相当成功,是中世纪中亚建筑的杰作。

    古尔-艾米尔陵墓

    古尔-艾米尔陵墓位于撒马尔罕市区内,是帖木儿及其后嗣的陵墓,建于15世纪。陵墓造型壮观,色彩鲜艳,有球锥形大圆顶,具有浓厚的东方伊斯兰建筑特色,是世界著名的中亚建筑瑰宝。陵墓始建于1403年,最初作为猝死的帖木儿之孙穆罕默德·苏尔丹之墓,后成为帖木儿家族墓。陵墓的墓室中有9个长方形的墓冢。陵墓中分别安葬着帖木儿、帖木儿的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其中一个是兀鲁伯)、兀鲁伯的两个儿子、兀鲁伯的宗教老师以及一个未查明姓氏者。这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儿之孙兀鲁伯为帖木儿建的墨绿色玉石墓冢。帖木儿墓上写着:谁掘我的墓,谁就遭殃。1941年6月8日曾有人挖掘了帖木儿的墓,两周后希特勒就开始入侵苏联。不过,那一次对墓葬的发掘证实了关于帖木儿面部特征的历史记载,证实了兀鲁伯死于暴力杀害的传说,以及所葬其它帖木儿家族成员身份的真实性。

    兀鲁伯天文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