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宪法规定国民6岁至16岁需接受十年的义务教育。2016年政府在教育(英语:Education in Lithuania)上的花费约合GDP的5.4%(公共支出总和的15.4%)。维尔纽斯大学是立陶宛最大的大学,且为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1579年;考纳斯理工大学为立陶宛排名第二的大学,为波罗的海地区重要的理工大学。
立陶宛的教育系统也面临一些结构性议题,例如资金不足、教学品质不佳与学生数量下降等,立陶宛教师的薪资是欧盟国家中最低的,2014年、2015年与2016年皆导致教师罢工抗议,高等教育教师的薪资也较低落,许多大学教授需兼职以维生。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2010年与2015年的报告中,立陶宛学生的数学、科学与阅读能力皆低于OECD国家平均。从2005年到2015年,少子化造成6至19岁的人口数下降了36%,使得学校的师生比提高,许多乡村学校被迫重组整并,为因应少子化,立陶宛议会决议减少大专院校的数量,例如在2018年将立陶宛教育大学(英语:Lithuanian Universit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与亚历山德拉斯·斯图尔金斯克里斯大学(英语:Vytautas Magnus University Agriculture Academy)并入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
2019年立陶宛的平均寿命为76岁(男性71.2岁、女性80.4岁) ,婴儿死亡率为2.99/千人 。国内的高自杀率(英语:Suicide in Lithuania)是一社会议题,1990年代自杀率大幅上升,后来虽逐年下降,但仍是欧盟国家中自杀率位居前列者,2019年自杀率为20.2/10万人,自杀现象可能与社会转型、经济危机、酗酒、社会包容与霸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