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集-《史册》


    第(1/3)页

    电力

    马尔代夫现有电力基本为柴油发电,能源供应主要依靠进口,电力供应较为紧张,全国用电负荷比较分散。根据马尔代夫2013年能源情况报告,全国居民岛共有191家发电厂,主要有3家电力公司(STELCO、FENAKA和MWSC)运营,总装机容量141兆瓦,全年电力总消费量4.6亿度,其中约60%在首都马累,马累岛高峰用电负荷约70MW。

    通讯

    马尔代夫十分重视电信业发展,近年来电信业发展很快。主要居民岛和旅游岛一般均有网络覆盖。当地电信运营商主要有两家─Dhiraagu和Ooredoo公司。

    外交:

    外交政策

    马尔代夫奉行和平、独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同所有尊重马 独立和主权的国家友好,重视发展与印度、中国、日本、斯里兰卡以及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大力争取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援助。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和南亚quyuhezuo联盟活动,2011年成功举办第17届南盟峰会。主张全面裁军,包括禁止核试验和彻底核裁军,提倡维护世界和平,特别是维护小国安全。

    马尔代夫是“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主要 代表国,强调气候变化事关小岛屿国家的生存权,极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对马造成的威胁。签署《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京都环保议定 书》、《保护海洋生物议定书》等。2009年10月,马在水下召开内阁会议,并于11月举办“气候脆弱性论坛”,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应对全球变暖。已同 162个国家建交。

    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一、双边政治关系

    中国史称马尔代夫为“溜山国”或“溜洋国”。明朝永乐十年(1412年)和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率领商船队两度到马。永乐十四年后,马国王优素福三次遣使来华。郑和的随行人员马欢所著《瀛涯胜览》和费信所著《星槎胜览》中,对马地理位置、气候、物产、风俗民情等,都有详实记载。马累博物馆陈列着当地出土的中国瓷器和钱币,反映了历史上中马友好往来和贸易关系。后因殖民者侵略,中马关系中断了几个世纪。

    20世纪60年代初,中马驻斯里兰卡使节开始往来。1972年10月14日中马建交,中国驻斯大使兼任驻马大使。2011年11月8日,中国驻马使馆正式开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