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法家发难,道统之争-《大明:朱元璋假死,朕威压四海》


    第(2/3)页

    “开爱卿觉得朕应该如何处理四位叔父?”

    朱允熥自然没有将所谓的道统之争放在眼中,笑盈盈地看着开济问道。

    他故意没有称呼藩王封号,而是特意加重称呼为‘叔父’。

    开济闻言面色稍变,心中已经大概对朱允熥的打算有了猜测。

    但仍旧是硬着头皮说道:“陛下仁爱,更是看重亲情!可律法绝非儿戏,故臣认为一切应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

    “秦王、晋王、楚王、齐王,四位藩王受有心之人蛊惑不假,可他们也的确做出人神共愤的事情,虽没有造成过多伤亡,但事实就是事实。

    陛下即便是顾念亲情也应该尊重大明律法进行处置……”

    朱允熥被他说得有些面色不愉,声音稍微加重了几分;“既然如此,开爱卿给朕解释一下,按照大明律法应当如何处置?”

    “是,陛下!”开济面色一喜,当即再次躬身道:“按照先帝时期定下的大明律法,造反者不论何人皆当处以极刑,家人若无牵连者可酌情放宽刑法。”

    轰~

    开济此话一出,朝堂瞬间喧闹起来。

    都是察言观色的老手,他们又如何看不出来朱允熥不想处置四王。

    可开济却是偏偏一口一个维护律法公正,要让朱允熥处死四王,这不是在和朱允熥顶牛吗?

    詹徽和陈敬对视一眼,两人齐齐走出朝班。

    “陛下,臣不同意开司长的意思。”

    他们或许是觉得这是打压法家的一个好机会,同时还能够为朱允熥解围。

    果不其然,朱允熥眼前一亮,当即笑道:“哦!不知道两位爱卿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

    “是,陛下!”

    两人躬身,詹徽率先道:“陛下,以臣之见秦王等人虽然有造反之实,可毕竟是受人蛊惑,就算是按照大明律也应该是追究首恶,而不是将所有惩罚都放在几位殿下的身上。”

    “臣,附议。”陈敬赶紧跟上;“另外臣认为法律不外乎人情,很多时候治国并不是一味地按照法律执行就行,很多时候也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定罪,这样才能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2/3)页